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国主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赢得竞争主动权的关键举措。
外资企业是中国重要的市场主体,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
在不久前召开的平台企业座谈会上,李强总理指出,平台经济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应运而生,为扩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间,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为就业创业提供了新渠道,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新支撑,在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平台经济的创新引擎作用,值得研究。
未来产业是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最活跃的变革力量,是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我国发展未来产业具有巨大潜力,要坚持全球视野、未来眼光,科学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加速推进顶层设计、战略布局,在动态调整中为未来产业拓展广阔发展空间。
面对新变局、新挑战,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形成具有自主可控、稳定畅通、安全可靠、抗击能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事关经济发展大局。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认清客观形势、找准痛点堵点,切实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保持战略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中国品牌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力有序推进。未来我们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不断激发新型城镇化的消费潜力,拓展投资空间,深入推进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使之成为提振内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这为我们下一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目标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三个基本方向中,智能化居于首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任务艰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离不开流通体系的有效支撑,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基本盘”。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晰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点方向,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重要且必要。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们必须通过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来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那为什么同时强调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呢?
新消费是指由数字技术驱动,满足人们信息化、智能化、多维融合等服务需要的行为过程。发展新消费有利于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进入暑期以来,多地机场火车站人潮涌动,热门景区、博物馆一票难求,旅游热成为消费领域最大的亮点。
当前,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如何?还存在哪些短板?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文强。
近年来,我国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出安排部署,一些地方也聚焦建设区域特色消费中心城市发力,一系列举措有效带动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消费转型升级。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才能不断提升,其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发展的主导权才能牢牢掌握在我们国家自己手中。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作为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创新制度,两年来,全国碳市场运行取得了哪些成效?碳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哪些挑战和机遇?未来,金融与碳市场将产生怎样的“碰撞”,如何借助碳市场推动金融创新?
小城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规划设计要有新理念、建设要有高质量、运营要有高效能,也要在较短时间内聚集人口、形成人气,使城市建设的规模和一定的人口增长规模相匹配。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在此基础上,海南将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纳入鼓励发展的范畴,围绕“3+1”重点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类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的实施载体。
广东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福建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试验区设立7年来,突出改革创新,聚焦重点难点,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创新模式。
在天津举行的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与会嘉宾纵论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共同探寻经济复苏之道,积极肯定中国经济复苏发展的世界意义。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企业,它们往往掌握“独门绝技”,是行业中的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对于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