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决定》,强化重要工业产品准入管理和源头治理。守牢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坚决扛起的政治责任。
浙江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差距不断缩小,共同富裕扎实推进。从全国范围看,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近年来,江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同时开展数字职业技能培训、搭建竞技舞台、加大补贴力度,让数字职业提供更多就业新空间。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征程上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融合农文旅”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数智技术不断突破、快速迭代,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新空间的开辟,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技术支撑,逐渐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在引领、支撑文旅融合发展上的重大作用,向科技要动能,让“诗”和“远方”更好联结,让生活更加美好。
作为旅游后发县市,在新形势下,该如何把握旅游的提升呢?
得益于镁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出现重大突破,以镁作为循环介质,建立“镁经济”绿色循环体系,为性能优异的镁材料和镁能源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扫除障碍,已成为可行。
中信建投认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既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又是落实“强本强基”理念,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会在经济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怎样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征程?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机会和问题?
2024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系成立大会暨“数字文明时代的未来经济学学术论坛”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益平以《中国存在“索罗悖论”吗?》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北京研究院、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近日在北京举办“2024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会”。
当前,绿色金融被纳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五篇大文章中,也已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以及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在国家“双碳”等战略目标引领下,绿色金融经历了多年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看到,绿色金融的发展仍然存在“大而不强”等矛盾,需要重新审视一些基础性、原则性问题。
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增强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举措。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网是一项前沿性技术,一旦攻克将成为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建设和应用,将大大加快产业创新步伐、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在发展成熟和实现产业转化后,能够对国民经济形成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作用。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今年前两个月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发展质量不断改善……我国经济在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恢复发展,“成绩单”可圈可点,展现出强大韧性。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迅速。优化数字营商环境,提升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服务水平,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刚需”,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各地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目前全国现代设施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约70%的肉蛋奶和52%的养殖水产品由设施养殖提供。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设施农业已成为城乡居民菜肉蛋奶等各类农产品供应的重要来源。
我们要把握发展规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跨境电商产业总量大,增速猛。近些年来,中国跨境电商持续发挥在“买全球、卖全球”方面的优势,发展呈现很多特征。
经国务院批准,2024中关村论坛将首次在刚建成的永久会址举办,时间定于4月25日至29日,年度主题为“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