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智库 > 列表
  • 数字化提升保险理赔服务质效

    今年夏天,受台风和强降雨影响,我国东北、华北、华南等地频降暴雨,多地发生严重洪涝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作为灾害“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保险行业积极发挥其功能,助力灾后恢复与重建;多家保险机构启动理赔绿色通道,数字化理赔的广泛应用也显著提升了理赔效率,助力实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受到广泛关注。

  • 乡村生态振兴,为何强调“整县域推进”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正在开展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试点工作。那么,为何强调“整县域推进”?从实践效果来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各产业有序衔接、深度融合形成的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特征的产业系统,乡村产业的基础性决定了其不可或缺性。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承载着乡村价值。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 为何传统产业不能当“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正确认识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促进其转型升级,对于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 以创新思维推进京津冀先行区示范区建设

    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京津冀3省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大力支持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

  • 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消费

    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努力增加高质量数字文化供给,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 啥是中国经济恢复的“波浪和曲折”?

    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 5%,这个数据得来不易。中国经济恢复走势如何?国内国际普遍关注。

  • 网络安全治理中国实践为全球提供示范样本

    8月27日至29日,在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天津市公安局承办,公安部网安局和滨海新区政府协办的首届网络空间安全(天津)高峰论坛上,近800位国内外嘉宾面对这一重要课题,共商网络空间安全对策,探索中国网络安全综合治理的实践路径。

  •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

    展读中国经济“半年报”,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 5%。对中国经济恢复走势,国内国际普遍关注。我们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既纵向看,又横向看,在国际比较中,深刻理解这一战略判断,坚定信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 增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能力

    今年以来,各地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案,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内外贸一体化既符合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阶段和企业发展现实需求,又有助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环节堵点。

  • 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壮大 推动消费结构品质升级

    当前,要坚持优化供给与扩大需求相结合,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消费新需求。措施纲举目张,从促消费全局出发,与已出台的消费专项支持举措形成合力,与其他优投资、稳就业、促增收政策形成“组合拳”,能够增强扩大内需的政策综合效应。

  • 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并深刻理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从多维度科学认识农业强国

    从多个维度科学认识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意义,对于我们增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 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组织所有、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家庭增收、农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 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从来都在经历风雨中发展壮大。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奋发作为,中国经济一定能战胜风险挑战,再上新台阶。

  •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弘扬企业家精神有哪些着力点?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其中特别指出,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什么要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弘扬企业家精神有哪些着力点?

  • 在抓住工业革命机遇中推进新型工业化

    当前,新工业革命风起云涌,充满机遇和挑战。顺应新工业革命发展潮流推进新型工业化,既是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

  • 为全球金融稳定注入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在此背景下,中国以积极姿态和系统措施,深化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有效适应“两个大局”下经济金融发展新形势、新业态、新需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在确保中国金融稳定基础上,为全球金融稳定注入新动能。

  •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新型工业化关键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时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积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是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就业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 从战略高度通盘考虑稳就业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稳就业方面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未来推进稳就业工作的根本遵循。

  •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这明确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

  • 把扩大内需和创新驱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内需战略是从市场需求规模方面增强发展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从优化供给结构方面提升发展质量。

  • 智能制造引领产业提质升级

    作为制造强国建设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