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一直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制造业正经历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
提升产业体系韧性,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着力提升产业体系韧性,夯实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激发农创客的创新创业活力,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加速突破,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并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
如何看待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表现?如何实现GDP增长5%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围绕增速、内需、工业利润、外资外贸、物价、就业等方面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既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又是当前形势下积极应对需求收缩、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世界形势动荡不安,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令人欣慰的是,中欧作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双方经贸合作逆势强劲增长,有力回击了那些鼓吹“脱钩断链”、唱衰双方合作前景的言论。
开局之年,随着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国央企及其他企业等各主体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下功夫,不断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和落地举措。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逻辑、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外贸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夏天,受台风和强降雨影响,我国东北、华北、华南等地频降暴雨,多地发生严重洪涝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作为灾害“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保险行业积极发挥其功能,助力灾后恢复与重建;多家保险机构启动理赔绿色通道,数字化理赔的广泛应用也显著提升了理赔效率,助力实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正在开展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试点工作。那么,为何强调“整县域推进”?从实践效果来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各产业有序衔接、深度融合形成的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特征的产业系统,乡村产业的基础性决定了其不可或缺性。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承载着乡村价值。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正确认识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促进其转型升级,对于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京津冀3省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大力支持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
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努力增加高质量数字文化供给,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 5%,这个数据得来不易。中国经济恢复走势如何?国内国际普遍关注。
8月27日至29日,在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天津市公安局承办,公安部网安局和滨海新区政府协办的首届网络空间安全(天津)高峰论坛上,近800位国内外嘉宾面对这一重要课题,共商网络空间安全对策,探索中国网络安全综合治理的实践路径。
展读中国经济“半年报”,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 5%。对中国经济恢复走势,国内国际普遍关注。我们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既纵向看,又横向看,在国际比较中,深刻理解这一战略判断,坚定信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