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智库 > 正文

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

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消费

曾文麒  2023-08-31 16:37:31  人民日报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推进文化发展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我国数字文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努力增加高质量数字文化供给,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内容建设,满足数字文化消费需求。目前,我国数字文化供给显著增长,但与庞大的消费需求相比,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还比较稀缺,难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增加高质量数字文化供给,需要秉持“内容为王”理念,加强数字文化内容建设,进一步丰富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要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运用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进行全链条、全环节、全流程改造升级,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动起来”,将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内容与数字技术带来的新形式新手段有机结合,打造全新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在数字文化消费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各类用户数字文化消费的满意度。

培育新型业态,拓展数字文化消费场景。当前,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传播和消费形式的变革,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我们要适应文化消费的新趋势,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文化消费场景。要深入推进“互联网+”,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上线上云,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发展云演艺、云展览等新型业态,培育壮大云旅游、云娱乐等新型消费形态。大力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智慧农业等深度融合,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长短视频等在线新经济结合,打造多元化数字文化消费场景,充分激发数字文化消费潜力和活力。

壮大经营主体,强化数字文化消费支撑。目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数字文化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仍存在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整体实力偏弱、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消费,需要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提升数字文化企业实力和竞争力。要加快培育新型文化企业,积极引导互联网及其他领域龙头企业布局数字文化消费新领域新业态。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等方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文化企业协同发展。此外,还须扶持一批中小微数字文化企业,让其在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等细分领域塑造比较优势。

提升治理水平,优化数字文化消费环境。数字文化产业作为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既要激发创新活力,也要规范发展,处理好创新发展和有效治理的关系,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数字文化消费环境。要依法规范数字文化平台发展,建立健全公正透明的行业运行规则,支持数字文化产品、业态、模式创新,加强数字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引导数字文化企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保护数字文化消费者合法权益,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啥是中国经济恢复的“波浪和曲折”?
下一篇:以创新思维推进京津冀先行区示范区建设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