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通胀阴霾挥之不去的当下,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中国产品以其强大的供给能力,满足世界各国需求,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为全球商品价格的“稳定器”。
当前,中国市场销售增长呈现提速态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在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下,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7%,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500万辆,同比增长33.3%。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更是消费大国,国内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所谓“只制造,不消费”的论调纯属无稽之谈。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两新”工作加力扩围实施的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在提振消费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转型升级以及改善社会民生等多个维度发挥了关键作用,对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形成有力推动。
日前,国家医保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温暖人心:“十四五”期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2.13万亿元,年均增速9.1%,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报销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这是14亿多中国人“病有所医”的民生答卷,也是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的生动注脚。
应当看到,无论是外卖还是即时配送,背后都有庞大、真实的市场需求,消费者对更优惠的价格、更快捷的速度、更好的服务体验有期待,平台竞相提供相关服务,本是好事,但无序竞争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盘点这份金融领域“成绩单”,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更好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其中一项数据颇为打眼——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上半年增加5.35万亿元。
生孩子,国家发补贴了!中办、国办近日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7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十四五”知识产权“成绩单”,一项数据尤为引人关注: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再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1.2个和1.5个百分点,也快于同期GDP5.3%的增长。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进展:截至6月底,全国已累计帮扶超过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剩余的也都落实了帮扶举措,经过一段时间可以稳定脱贫——我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实现7.2%;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达到62.8万家;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2万亿元——上半年我国外贸实现三个“首次突破”,刻录下我国外贸顶压前行的坚韧。
7月15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发布: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自2021年进入“千亿件”时代以来,我国快递破千亿件所用时间不断缩短:2022年较2021年提前7天;2023年较2022年提前39天;2024年较2023年提前71天;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势头不减,继续保持高增长,比去年再提前35天。
清水润田畴,夏灌正当时。新一季的夏粮颗粒归仓,秋粮苗情长势总体较好,粮食生产有序推进,离不开水利有力保障。
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地耗”)累计下降15.97%,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预期目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开幕式最近在北京举行。此次年会有来自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名嘉宾参会,年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并首次发布了亚投行合作伙伴关系报告。
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国税收收入79156亿元,下降1.6%,降幅比1—4月收窄0.5个百分点。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税收收入累计降幅继续收窄,说明经济活动活跃度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也在持续改善。
前段时间,面对台风“蝴蝶”,海南气象部门提前研判其生成位置和发展趋势,分类开展靶向“7+3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为全省有效防御应对提供了精准支撑。海南气象部门的提前研判,依托的正是增发国债气象项目,新建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和升级完善的海南气象智慧防灾减灾业务系统。
增长加快!日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0%,较3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较1—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从单纯的鱼盐之利、舟楫之便,到如今向大海要食物、要绿电、要淡水,海洋经济正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美方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幌子,构筑“小院高墙”,企图封堵中国科技上升路径,阻滞中国产业升级。面对无理打压,中国用行动证明,美方行为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那些压不倒我们的,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重要共识,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舆论对此予以高度评价。这再次证明,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
和中国“脱钩断链”?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已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一环”的今天,美方一些政客的这一荒谬言论,无异于“痴人说梦”。
关税冲击,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向新向好,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供需两旺、欣欣向荣,入境游更是热度高涨。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这个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17.9万人次,较去年“五一”假期增长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