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未来,我国营商环境如何进一步优化?可以从政策、实施、服务三个层面继续发力。
大马力农机整地,动力十足;联合收割机驰骋,颗粒归仓;烘干塔开动,及时入库……地上跑的、天上飞的、“云”里转的设施设备,成了新农具。从看天到看屏,从靠手感到靠遥感,挑上“金扁担”的农民,种地有赚头、生活有奔头。
配齐基本生活保障类业态,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借助数字技术串起线上线下生活圈……天津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满足居民日常所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优化社区消费空间布局,以满足居民品质生活需求。
切实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不仅助力我国农村交通运输整体改善、面貌一新,更让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青花椒是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乌东德镇大力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其耐旱耐寒的特点非常适合当地“一山分四季,隔山不同天”的气候。小小的青花椒,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今年的“五一”假期,不仅各项消费数据亮点纷呈,旅游的新模式、新创意、新趋势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旅游市场加快转型升级,更以创意创新推动“旅游+”发挥协同共进的新力量,释放旅游市场强大消费潜力,在不断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为全国消费提质和经济转好注入更大信心。
日前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 3万亿元,同比增长5 1%,占GDP比重为8 2%,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
在大食物观的视域下,辽阔的海洋就是蓝色的粮仓、丰茂的牧场。耕海牧渔、建好“蓝色粮仓”,既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助力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举措。
巩固经济回升基础,需要继续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充分发挥消费对实现全年发展目标的促进作用。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不仅是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更成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
今年“五一”假期,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既改善了消费体验,也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近年来,各地持续加强引导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节本增效以及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各地投资项目稳步推进,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为经济发展良好开局提供重要支撑。
景区热闹非凡,餐馆等位排队,机场车站人流如织……“五一”假期,人们外出旅游热情高涨,全国多地迎来客流高峰,文旅市场呈现一片红火景象。
近日,河南洛宁县首家供销社惠农“云便利店”在城郊乡开业。除日用品外,金珠沙梨原浆、羊肚菌等当地特色产品吸引不少居民前来选购。这个小店既发挥了供销系统经营优势,又借力信息科技系统,为周边居民带来便捷服务。
作为制造强国建设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春风行动中,各类企业密集发布岗位需求,招聘市场暖意浓浓。今年前3个月,全国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5 8万场,发布岗位3800万个。一场场招聘活动、一次次暖心服务,让求职者和用工单位实现有效对接,帮助劳动者稳就业、增收入。
消费恢复向好,彰显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说明各地促消费政策措施正在显效发力。政策举措实打实,居民消费潜力逐渐释放。春天里的中国,生机勃勃。
看完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一季度经济统计数据,总体感受应当是:从三年疫情走出的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全面修复。但是,要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下,实现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恐怕不仅不能松劲儿,而且需要更大的力气和更坚定的意志。
4月15日,第133届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办展,同时开始全年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对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模型吸引了参加“风从海上来”三亚创新发展主题展的嘉宾们;超过3300个参展品牌让消博会成为更多中外企业做买卖、交朋友、求共赢的平台;展览总面积增至150万平方米、线下参展企业近3 5万家的广交会“人气爆棚”……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如何实现“多渠道”就业,从短期来看重点是增加岗位供给。
多地近期纷纷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比如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 8%,出口增长8 4%,扭转1月份至2月份外贸微降态势,外贸按月呈现加速增长。
从全国来看,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要围绕农业的主体、链条、业态、市场等环节,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产业育链、经营固链、融合延链、品牌强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