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列表
  • 协同治理“强制扫码”

    “强制扫码”并非小事,亟待相关部门、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的协同配合、联合发力,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有效治理。

  • 以文化特色点亮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发展夜间经济,不仅能更好释放消费潜力,对于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创造就业等也有积极意义。

  • 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

    近年来,我国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5G网络建设,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 构建农产品出村进城冷链物流网络

    构建稳定、高效、低成本运行的农产品出村进城冷链物流网络,城乡循环将更加畅通,乡村振兴将更添动力。

  • 人才与城市发展应互相成就

    对城市而言,青年代表着未来,人才是发展关键。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加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推行了一系列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计划,加快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

  • 5.5%!积极信号越来越多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中国经济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 5%。这不仅明显快于2022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今年一季度4 5%的经济增速,彰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 挖掘好利用好工业文化资源

    作为众多文化形态的一种,工业文化是在工业发展进程中衍生、发展而来的。我国积累了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好、传承好这部分文化资源,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激扬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放眼神州大地,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一幅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展。

  • 读懂中国经济的“含金量”

    进入暑期,消费市场一片火热。亲子游、跨省游复苏明显;逛夜市、吃夜宵、乘船夜游等夜间经济,正在丰富城市新业态。红红火火的暑期消费,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

  • 强化对科技创新的财税支撑

    发挥好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将科研“软实力”更好转化为产业升级“硬成果”。

  • 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

    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4亿。在全民健身的带动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之一。

  • 全力做好粮食产后服务

    保障粮食安全,产能提升和产后服务建设要两手抓、两手硬。在落实好增产措施的同时,抓好粮食产后服务,减少产后损失,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 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个城市积极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出台政策规定,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 能源保障和安全是“国之大者”

    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力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

  • 促消费政策“步子”可以再大点

    近期,中央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纷纷部署,抓住暑期消费旺季,推出美食节、不夜生活节、暑期乐购节等系列活动,以及发放餐饮等多种类型消费券,为暑期消费助力。考虑到“暑期档”消费和“十一”黄金周相继到来,为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步子”可以再大点。

  • 明码实价,让消费者放心租车畅游

    随着暑期到来,旅游行业迎来了一年中的旺季,汽车租赁市场需求爆发性增长。然而,当前租车市场上的一些乱象,影响消费体验、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 以治理升级扫清“代理退保”黑产

    保险竟然可以随便退?“任意险种无条件全额退保”“专业团队指导,一对一跟单”……近期,一些所谓“代理退保”的广告频繁出现,令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受骗。

  • 加快迈向医药创新强国

    一组沉甸甸的数据,仿佛铿锵足音,展现出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成果显著,正加快迈向医药创新强国的行列。

  • 城市更新要与时俱进,也要守住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城市更新的底线要求。《通知》强调,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特别提到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 战略性新兴产业 澎湃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各领域新兴产业捷报频传。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已超过13%。

  • 完善监管促进私募投资基金健康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有利于完善私募基金监管制度,将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活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进行监管,对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 促进家居消费提质升级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相关经营主体应加大产品研发创新力度,建立健全相关质量标准,着力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上下功夫。

  •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严守耕地红线,要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做到“稳总量、优布局、管用途、严追责”。

  • 为参保人异地就医提供更多便利

    近年来,针对跨省异地就医备案、结算和协同等群众关注的问题,国家医保局、财政部等部门明确,进一步完善异地就医备案政策、进一步明确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服务范围、进一步规范经办机构跨区域协同流程,破解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中的不少新老难题,让群众在异乡更有“医靠”

  • 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能源革命

    念好协调发展这个制胜要诀,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