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比2019年增加1倍

    10月21日,民政部举办“民政这五年”系列专题第一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区划地名工作、老龄工作、养老服务工作、儿童福利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 再生水为城市补充“第二水源”

    补充“城市第二水源”,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有利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日,记者走进浙江省宁波市等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看各地如何积极转变用水理念、推动再生水利用。

  • 前9月中欧班列开行超1.46万列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9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4689列,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11%。

  • “种田还得学会抗风险”

    秋收时节,湖南益阳沅江市长进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加紧作业。

  • 抓住机遇 加快制造业项目建设

    锚定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安徽以超常规举措抓发展、上项目。10月8日,国庆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安徽即举行今年第四批重点项目开工动员会。551个项目总投资额4268.1亿元,其中投资额在50亿元以上的有15个。

  • 设备更新,拉动投资增长助力产业升级

    今年以来,在“两新”政策推动下,工业、建筑、市政、交通、农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加快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有力拉动了投资增长、促进了产业发展、释放了内需潜力、支撑了绿色转型。

  • 工业互联网运维员:为产业数字化护航

    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呈现出高度融合、智能化和生态化的特征,在制造业、能源、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正不断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催生出与之相关的新职业——工业互联网运维员。

  • 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项目获批

    为支持中国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承诺,通过动员资金和强化机构能力促进碳密集型行业的低碳转型,近日,亚洲开发银行执董会批准了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将提供2亿美元主权贷款,贷款期限16年,含15年宽限期。

  • 采棉机制造与应用水平加快提升

    正值新疆棉花大面积收获季节,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近日联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44团开展了国产六行打包采棉机综合测评,查差距、补短板,推动提升我国采棉机制造与应用水平。

  • 外国人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

    国家移民管理局近日发布2024年三季度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数据。

  • 工业母机“牙齿”更坚固

    工业制造中,刀具是消耗品,硬度够,方能耐磨;强度够,才不会破碎;韧性够,可抵抗冲击力。相比传统钢具,硬质合金刀具的切削速度快7倍,使用寿命可延长近80倍。

  • 有色金属工业越来越“出色”

    今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稳健增长,投资结构优化,重点产品进出口向好,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出积极向上状态。前6月,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8%,高出工业领域4.8个百分点。

  • 前9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3.3亿人次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9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3.3亿人次,同比增长13.5%,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 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4.61万亿元

    记者从南京海关获悉:今年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4.61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5.2%。

  • 卫星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部分概念股获公募基金加持

    据央视新闻报道,10月15日19时0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随着“千帆星座”第二批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千帆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增至36颗。

  • 固态电池商业化,还需迈过几道坎?

    近期,万向钱潮、紫建电子、南都电源等不少于8家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先后公布了各自在半固态电池以及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进展。

  • 中国新能源产业百花齐放 完善供应链拓展全球市场

    从一个小小可手提式的户外电源到展开后有7米高的太阳能照明灯塔,从一个小巧可爱的电动三轮车到能驰骋四海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在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证券时报记者看到了一个正“百花齐放”的中国新能源产业。

  • 动作捕捉:给虚拟形象以“生命”

    近年来,国内相关企业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用坚实技术推动国产作品质量更上层楼。动作是如何被“捕捉”的?国内企业又是如何追赶的?

  • 传统服饰,催生产业“新蓝海”

    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为2.05万亿元,同比增长9.44%。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呈现持续扩大趋势,2023年达到144.7亿元,2027年有望达到241.8亿元。

  •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今年4月,海关总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13个部门,组织部署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0个重点城市集中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行动实施以来,各有关地方政府和各海关单位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出台细化落实措施973项,目前已取得积极工作成效。

  • 全国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全国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

  • 从一个培训项目看乡村人才振兴

    近期,各地陆续开展各类农民教育培训项目。今年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将联合举办241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到村任职、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的选调生等培训班。

  • 大数据观察:数字消费带动新消费热点

    创新消费模式蓬勃发展、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用户基础不断夯实,数字消费正引领消费新风尚,释放发展新动能。

  • 楼宇街巷 节水增效

    我国目前已建成1763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145个节水型城市,在116个城市开展再生水利用相关试点,全国城市每年再生水利用量约180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9%。记者分赴多地,探访提升城市用水效率的可行方法。

  • 港珠澳大桥日益成为大湾区发展“纽带”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近6年来,这一创下多项世界之最的“国之重器”,日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