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甘肃张掖临泽县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每100粒玉米种子就有13粒产自这里。完善质检机制,推广智慧耕种,延长产业链条……近年来,当地多措并举推进玉米制种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产业活力不断增强。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涵盖一二三产业,孕育着新机遇,也必将催生新领域和新赛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自主研制的我国最高量级车载液氢系统——“赛道1000”近日在北京发布。
中国已经与新加坡、欧盟、韩国等28个经济体签署AEO互认协议,覆盖54个国家(地区),互认协议签署数量和互认国家(地区)数量居全球“双第一”。
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出台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政策举措,内需潜力加快释放: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5.5%,其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7%,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9个百分点,对经济回升向好持续发挥“助推器”“稳定剂”作用。
基于380亿参数量,对中医药海量文本进行数据训练,实现方剂优化、机制阐释和新适应症的精准发现……日前在天津召开的数智赋能大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暨第四届中医药国际发展大会上,由天士力医药集团与华为云共同开发的“数智本草”中医药大模型正式发布。
当地时间5月11日晚,首趟由中国南方航空执飞的深圳—墨西哥城直飞航班降落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贝尼托·华雷斯国际机场,标志着中国首条直飞拉丁美洲的客运航线正式开通。
日前,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京举办专题论坛,邀请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共同探讨高端液晶显示技术研发。
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依托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成立的科研机构。近年来,实验室在粳稻种质创新与改良、优质新品种选育、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育种等方向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在新疆和田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
截至今年3月,我国共有117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大模型怎样进一步赋能行业发展?今后还需要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齐河县在引黄灌区建设中抓住“建管用”关键环节,引入数字化、市场化手段管理农田水利设施,同时大力推广新型节水灌溉模式,推进取水、输配水、灌溉全过程深度节水。
4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6%;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9日发布相关数据显示,4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4,比上月上升0.1点,连续两个月回升,高于2022年、2023年同期水平。
今年以来,外贸领域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动能持续增强,前4个月累计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的同时,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两台龙门吊缓缓起降,有序吊装船体部件——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2号船坞,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不久前在这里迎来下坞搭载总装节点。
跨境电商,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亮点。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4480亿元,进口1296亿元。
9日,由国家数据局主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启动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近期,全国31个省份2024年经济“一季报”陆续出炉。经济总量方面,广东、江苏进入“3万亿元俱乐部”;增速方面,16个省份高于“全国线”,吉林增速达到6.5%,排名第一。
记者9日从中国消费者协会获悉: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46338件,同比增长13.87%,解决243937件,投诉解决率70.4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740万元。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9日发布相关数据显示,4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4,比上月上升0.1点,连续两个月回升,高于2022、2023年同期水平。
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航天已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航天领域科技成果正加快转化。航天科技如何服务大众生活?
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7.81万亿元,增长4.9%;进口6万亿元,增长6.8%。
5月9日,由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在湖南株洲正式下线。
数据显示,我国竹产业规模庞大,现有竹加工企业1万多家,竹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820亿元增至目前的4100多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全国竹产业从业人数超2900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超1900万人,占全国竹产业从业人数的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