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热浪滚滚,生产一线如何奋战当“夏”?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气温一路攀升。在火热生产一线,企业和劳动者不惧“烤”验,综合施策战酷暑,全力确保生产平稳有序运行。

  • 耕耘都市菜园,收获开心农场

    “种了棵生菜,每天要看好几次”“第一次种番茄居然喜获丰收,根本不舍得摘”“煎牛排实现了香草自由”……社交平台上,仅“阳台种菜”这一话题,讨论就超过270万条,浏览量近10亿次。

  • 山东兑现河南生态补偿金6207万元

    近日,按照《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2023—2025年)》约定,山东省向河南省兑现2024年度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金6207万元。

  • 为低空经济“高飞”培养复合人才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低空技术与工程”作为新增的29种专业之一正式亮相。

  • 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如何保障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遭遇高温“烤”验,部分地区气温突破40摄氏度。高温酷暑环境下,户外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如何安排?高温津贴如何发放?权益受损如何举报?工作中中暑能否认定为工伤?

  • 高精尖气象科技助力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一直不懈追求精准预报天气,气象监测技术如同慧眼,捕捉风起云涌之变,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农田里有哪些“高精尖”气象科技?这些技术如何监测灾害性天气,发挥“藏粮于技”作用,构筑农业生产的“气象防线”?本期“瞰前沿”,带你走近农田里的气象“黑科技”。

  • 民族风情游,有特色见生活

    近年来,许多民族地区立足独特风情,为游客打造丰富的沉浸式旅游体验。民族特色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络绎不绝的游客也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 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试产成功

    废塑料“变废为宝”成为现实——7月11日,位于广东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的东粤化学20万吨 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试产成功。

  • 帮外贸企业少走弯路

    为更好帮助企业“出海”,苏州市稳外贸工作专班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培训活动,以经济政策、金融服务、跨境转型等为主题,由相关部门组织,邀请行业专家、龙头企业分享经验、答疑解惑。

  • 我国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1/3

    我国航海事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建成全球最大的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的近1 3,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为全球经贸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 科学调好水 科技助节水

    如何用好水种好地,当地强化科学调水能力,从工程、管理、农艺等方面入手节水,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统一。

  • 从交通工具到“移动观景客厅”

    7月9日8时35分,“星光·燕赵号”旅游列车从北京站缓缓驶出,向河北承德出发,标志着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列车投入运营。

  • 消费者“甜”了,果农有赚头吗?

    消费者实现“水果自由”的同时,会不会出现“果贱伤农”的现象?面对水果产业周期性波动,产地如何积极应变?近期,记者进行了调查。

  • 中国船舶 驶向深蓝

    中国船舶,驶向深蓝。

  • “朋克养生”引领新茶饮健康化趋势

    在经历疯狂扩张与价格混战后,中国新茶饮行业正迎来关键转型期。

  • 无人矿卡迎发展拐点 与生态伙伴抱团出海

    近年来,随着无人矿卡市场商业化应用的深化,国内相关技术逐渐走向成熟,行业企业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相关研究预计,全球矿山自动驾驶市场销售额在2030年有望达到182.7亿美元。

  • 产业拓链跨境并购 上市公司描画出海新图谱

    从“制造出海”到“智造出海”,从“商品输出”到“价值共创”,从“单兵作战”到“产业链协同”……“十四五”期间,中国企业出海潮涌,闪耀全球。

  • 6月份CPI同比上涨0.1%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降转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虽环比降幅与上月相同,但部分行业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供需结构总体有所改善。

  • 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夏粮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在今年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发生较重旱情的情况下,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也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 走灌区,算粮“账”

    近日,记者来到陕西、河南、安徽等灌区,探访粮食主产区在科学调水、精细用水等方面的实践,透过用水之变探析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 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近年来,我国积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海洋产业生产一线,感受“蓝色引擎”的澎湃动力。

  • 从“城市过客”变为“共建力量”

    “家”的温度,折射城市对劳动者的尊重。为城市奔忙的千万小哥,其住宿难、就医难、子女陪伴难等问题如何解?怎样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又如何成为城市治理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去年轻工业前200强企业实现营收3.95万亿元

    记者从7月9日在京举行的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上获悉:2024年度,我国轻工业前20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5万亿元、利润3448亿元,分别占全行业的17.2%和23%。

  • 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超千亿件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超千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5天。据了解,2025年第1000亿件快递为一台以旧换新的家用空调,从广东中山发往江苏常州。

  • 行业规则颠覆性重构 电力市场“电商时代”进入倒计时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业内认为电力“电商时代”正式到来;国家电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也已进入倒计时,一场以电价市场化为核心、以资源高效配置为目标的能源革命,不断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