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低值混合废塑料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
2025-07-14 10:53:33 人民日报
本报广东揭阳7月11日电 (记者胡健、王云娜)废塑料“变废为宝”成为现实——7月11日,位于广东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的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试产成功,所有工艺指标达到预期,标志着这一连续化、规模化废塑料化学循环项目通过工业化验证,打通废塑料高值化、无害化利用的产业化路径。
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工业化装置,将不同材质的低值混合废塑料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攻克了废塑料分选难、氯化氢易腐蚀等制约混合废塑料回收的行业难题,将有效解决废塑料污染难题并实现高值回收利用。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化工教指委委员杨朝合表示,试产成功填补了废塑料化学回收的产业化技术空白。这将推动石化产业从“依赖一次资源的原油加工”向“废塑料资源循环的绿色加工”转变。随着大规模工业化,项目将吸引一批绿色化学品制造、再生塑料加工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废塑料分选—循环化工原料—绿色高端材料”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科学调好水 科技助节水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