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聪明又灵巧,机器人如何做到

    截至2024年底,广东深圳已聚集了约210家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并推出“18条”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包含哪些环节,有哪些前沿成果?透过深圳这个观察窗口,记者进行了探访。

  • 以应用场景为钥 多地解码“人工智能+”

    近段时间以来,北京市、广东省深圳市等地密集发布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落地。

  • 洛阳农机装备聚企成链 “链主”引领产业向“智”而行

    河南省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特色,以洛阳为中心的农机装备产业最具代表性。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功上榜,使农业大省河南实现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

  • “小包裹”尽显消费市场“大活力” 快递业务量“超速”破500亿件

    中国快递业再迎里程碑。截至4月11日,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较去年提前18天,消费市场韧性与经济活力尽显。

  • 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

    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海信家电带来的AI全场景技术解决方案吸引了很多目光。从中不难看出,数字化为家电等轻工行业带来了更多看点与卖点。

  • 一家首店,时尚满格

    从国际潮牌到点心小铺,从知名连锁到小众品味,越来越多首店开张,吸引着年轻消费者前去打卡。这些首店,以创新的营销方式、丰富的商品品类,为消费者带来全新消费体验,也成为城市消费的新增长点。

  • 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投运

    14日,10辆满载化工品、笔记本电脑、汽车配件等货物的氢能重卡,在中国石化重庆石油赶水加氢站加氢后启程,途经贵州,驶向广西钦州港。

  • “细胞工厂”这样高效运转

    “细胞工厂”如何运作,生物产业如何发展,记者近日在天津、上海、四川成都进行了实地探访。

  • 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各地各部门积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 一季度国家铁路发送货物9.7亿吨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9.7亿吨,同比增长3.1%,日均装车17.9万车,同比增长4.2%。

  •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加快

    记者从南方电网获悉:今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组织开展车网互动规模超600万千瓦时,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 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五百亿件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超500亿件,比2024年提前了18天。这意味着,全国人均收到快递35件,每秒钟有5700多件快递、每天有5亿件快递在神州大地穿梭流动。

  • 全国粮食春播进度过一成

    据11日农情调度,全国已春播粮食11170万亩(大田播栽面积,不含育秧)、完成意向面积的11.7%,进度与上年基本持平。

  •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施工过半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加快建设,工程已完成投资120多亿元,管线施工130公里,隧洞掘进72公里,施工任务完成过半。

  • 重大工程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

    今年以来,各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马不停蹄,“进度条”持续刷新。

  • 好一幅麦田里的“数字春耕图”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天刚蒙蒙亮,河南省清丰县固城镇张庄里村的成片麦田里,一群身着印有“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字样红色马甲的年轻人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俯身在田垄间,手指灵巧地调试着一排排橙色的管道,凝结的露水打湿了裤脚和袖口。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青岛首航

    “‘爱达·魔都’号的乘坐体验太棒了,为国产大型邮轮点赞。”乘坐从山东青岛首航的“爱达·魔都”号归来,旅客姚守钦兴奋地说。

  • 煤炭生产重心加快向中西部转移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煤炭供给保障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煤炭生产重心加快向中西部转移。

  • 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降幅收窄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明显收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

  • 更快更稳更准,在南京感受6G

    什么是6G?在这个新赛道,有哪些“未来已来”的场景?它还将赋能哪些产业和领域?日前,记者在南京进行了探访。

  • 热带作物产业 深耕“专精特新”

    近年来,我国热带作物产业蓬勃发展,保障了相关物资和消费品供给,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研发应用、建立标准体系,产业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 旧车绿色循环更加便民利企

    今年1至2月,我国汽车以旧换新超过107万辆。“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换下来的旧车去哪了?记者跟踪旧车回收拆解发现:全流程更透明,管理更严格,利用更精细;相关制度和公共服务升级完善,也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长远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 水肥一体化有力支撑提单产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河南新乡启动水肥一体化提单产技术大培训。

  • 县域消费向“新”而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乡村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新型消费加快涌现。各地通过改善消费条件,完善商业网络设施,增加新型供给,进一步激发县乡居民消费热情。

  • 康养旅居消费迎来发展“黄金期”

    聚焦不同年龄群体的康养消费需求,各地打造特色优质的康养旅居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