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作为传统消费旺季,春节是券商分析师观察全国各地消费变化的绝佳窗口。

2月5日是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在各地工厂车间、项目工地、科技园区,抢抓“开门红”氛围浓、干劲足,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热潮。
据上海海关统计,2024年全年,长三角区域进出口总值16.01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6.5%,较2023年的36.3%占比再度提升。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在各地举办,各大商圈人气十足,折射出旺盛的消费活力。
2025年,河北将举办京津冀人社协同活动月,集中开展社保协同、京津冀专家服务企业产业等9项活动。

“毛孩子甜蜜瞬间”“‘汪大发’的上班日记”……社交平台上,一条条宠物视频里,主人和狗狗的可爱互动吸引了不少粉丝。

“宝姐,我们这桌再加点菜。”“宝姐,我快递过来的雪板在哪儿?”“宝姐,预订一桌晚上6点的铁锅炖,我们滑雪回来就吃!”……在吉林省永吉县北大湖镇南沟村,推开大宝农家院院门,喧闹的人声混着烟火气扑面而来,“宝姐”穿梭于游客与餐桌之间,忙得脚不沾地。

备春耕。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今年春节假期,公众出行总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自驾出行是绝对主力,占比近八成。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达4.36亿辆次,日均流量约为5600万辆次。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在投诉热点方面,中消协表示,2024年,消费者投诉热点涉及多行业、多场景,其中,国补消费市场活跃,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
外贸韧性不断增强,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正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春伊始,各地船企开足马力,工人们加快生产进度赶订单,满足市场需求,力争实现“开门红”。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市场年味浓、人气足、销售旺,商品消费亮点突出,服务消费活力十足,消费场景拓展创新。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随着一系列举措发力显效,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呈稳步下降态势。
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促进新动能集聚、新业态涌现、新产业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推动力、支撑力。
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固态电池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和市场价值,吸引各大电池厂商及车企争相布局,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随着低空商业化需求的增加、技术的日益成熟,在政策的助推下,低空经济在国内迅速崛起,发展潜力较大,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4年以来,自动驾驶领域蓬勃发展。
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的关键赛道,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在科技高速迭代的当下,脑机接口已从曾经的科幻构想逐步迈向现实应用。这项前沿技术构建起大脑与外部设备间的直接桥梁,不但革新了人机交互模式,更孕育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赛道。

长久以来,国内多地普遍执行买房计算公摊面积,为何近期多地纷纷提出“取消公摊”?购房者该如何计算购房面积和“到手面积”?
记者5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随着一系列举措发力显效,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呈稳步下降态势。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5年1月8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其中2024年新增238款备案。

商务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服务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8.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