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全国各大高校迎来开学季,校园中再度洋溢起青春的蓬勃气息与无限活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蕴含巨大发展机遇已成为当下共识,多位受访者认为,数字技术变革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贸易效率,未来,企业应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塑造在全球贸易竞争中的新优势。
一路前行,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和生产国。
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现状如何?怎样通过标准体系建设,引领老年用品产业提质增效,营造让老年人安全、便利、舒适的社会环境?记者进行了采访。
近日,记者赴衢州采访,看企业与博士共同成长,探科研与产业融合发展,感受博士创新站建设带来的创新活力。
作为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领域,水利工程特别是重大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的功能,对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发挥有力支撑作用。
主题为“诚实守信 利企惠民”的2024年“诚信兴商宣传月”启动仪式12日在北京举办,正式拉开系列活动帷幕。
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近16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从中国桥、中国港到中国路,新时代以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不断加快,交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记者从中国计算机学会获悉,2024中国计算机大会将于10月24至26日在浙江东阳横店举行,主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计算引领未来”。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下,国家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推出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举措。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12日公布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2023年绩效评价结果。
一系列迹象表明,伴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跨境投资释放出强烈的向“新”信号,中国市场潜力有望得到深度发掘。
农机给力,种地省力。先进实用的农机装备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生产要素。
把淡水鱼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对保障我国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市场已成为中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过去5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达6.4万亿元,已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半;专利数量占全国专利数量的三分之一。
淘宝、微信“牵手”消息一出,便登上网络热搜。此举将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哪些不同体验?又将如何影响电商和移动支付市场生态?互联网平台加速走向互联互通,有哪些利好?本报记者采访了平台、商家、消费者和业内专家。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8月,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75亿元,同比增长10.5%,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11日,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陕西西安开幕。
记者走访山东、山西、四川三地,采访3名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讲述他们在校内训练、社会实践和生产一线中,紧抓机遇、不惧挑战,努力为“大国制造”贡献力量的故事。
11日,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召开。
2023年,我国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达2054.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当年到账金额达1352.7亿元,总合同项数达64万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的制造业门类非常齐全,现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过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
当地时间9月10日,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开幕,我国派出68名选手,参加全部59个项目的比赛。这是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我国第七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此前3届连续位居金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
当前,宠物食品赛道正变得日益拥挤。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8月,宠物食品企业新增注册数量环比增长6.92%,全国宠物食品企业存量达到366.76万家。
在10日于天津召开的202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2024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为65.0,比2020年的63.2提升1.8,近五年来保持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