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96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
5G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折射出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成就。
磨憨位于云南最南端,原先是一个边陲小镇,新时代以来,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快速蝶变为国际大口岸,见证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铿锵步伐。
种植、收储、加工、销售……一条延安苹果产业链,获得信贷、保险、期货等多种普惠金融产品的精准“滴灌”,金融力量推动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1至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056列,发送货物139.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11%,其中8月份开行1653列,发送货物17.3万标箱。
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潜力足、空间大。当前,各地设备换新进展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记者进行了采访。
“这批服装下午在连云港装船‘出海’,两天后,就能在韩国首尔上架销售。”一大早,江苏省常熟服装城世界服装中心4楼的4878号档口,商户彭素娜清点完2000余件出口服装,和其他商户一起“拼柜”发货。
从“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到如今海上的风吹亮陆地的灯、一朝咸水变淡水、优质海水鱼摆上餐桌……我国海洋产业欣欣向荣,托举出一片蔚蓝色的经济新空间。
从晚上8点到12点,云南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茶叶销售直播间内,多个茶叶品牌依次亮相,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主播一边泡茶,一边和网友热情互动。
今年以来,旅游市场持续回暖,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成为新热点。以景区、文博场馆、休闲街区等多元场景为载体,结合人工智能、全息影像、增强现实等软硬件技术,沉浸式旅游带来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丰富了人们的出游选择,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市举行。走进展馆,一批数据要素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集体亮相,展现了数据企业乘“数”而上、驭“数”前行的新进展。
9月16日,随着一列满载新鲜蔬菜、应季水果等货物的冷链国际列车从中老铁路磨憨站缓缓驶出,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累计运输货物量正式突破1000万吨大关。
据财政部消息,2023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3929.6亿元,同比下降3%左右。
从盐田变粮田,从能打粮到创高产,从粮食满仓到虾蟹满塘,一片盐碱地,三次大升级,折射出我国粮食安全不断向更高层次跃升的稳健步伐。
山东菏泽鲁西新区海希储能5吉瓦时新型储能系统项目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忙碌于钢筋模板之间,焊接声、锤击声与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甘蔗产业全链开花,蔗农日子越过越甜,折射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国家水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调水引水、河湖连通、数字赋能,新征程上现代化国家水网建设加速推进。
14日11时30分,G8491次列车驶出梅州西站,龙龙(福建龙岩至广东龙川)高铁广东梅州西至龙川西段开通运营,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绿”潮涌动,新型消费不断兴起,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不断涌现。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9月14日,随着龙龙高铁梅州西至龙川西段开通运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省际贸易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为40.7%,较上年同期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
9月13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中国上市公司高端制造业发展报告(2024)》。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正值“菜篮子”产品消费旺季,也是设施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统计,随着开学季到来,叠加“双节”效应,团体消费需求旺盛。当前,“菜篮子”产品供销两旺,价格稳中有落。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