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各地密集推出新举措,发力强实体、促消费、扩投资,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611列、运送货物60 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7%、32%,重箱率100%。
顺应产业和科技变革大势,江苏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产业不断涌现。如今,全国有超过20%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江苏制造。处处涌动的澎湃活力,让江苏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科学作为、奋勇向前。
21日,2023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启动式在安徽合肥举行。
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提振的发展信心,有效激发投资活力。去年,荆州工业投资增长53 6%,民间投资增长34 6%。今年一季度,荆州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32 9%、30 3%,增速位居湖北省前列。
30多年来,毕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如今,毕节正朝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这一目标迈进。
在流量红利见顶的背景下,本地生活是少见的市场空间较高、渗透率较低的领域。就平台本身而言,其核心的短视频、图文等内容和本地生活又具有天然的衔接性。通过内容指引,平台有望构建起内容吸引用户、理念增加黏性、引导线下消费、返回平台推荐的闭环,并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近日,记者采访了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地的部分外贸企业,发现面对近几年原料成本、人力成本抬高以及新冠疫情冲击、外需不振等挑战,很多外贸企业主动应变,有的向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转型,有的尝试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出口转内销,转出新机遇。
中国移动物联网产业高速增长,不断融入生产生活,成为助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成渝地区到粤港澳大湾区,随着中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一批数字产业加速“聚链成群”,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主要动能。
《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18日在京发布。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94 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 2%。
在5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对经济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财政部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171亿元,同比增长11 9%。
时下,一些水果品种陆续进入成熟期。近年来,各地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茉莉花已成为横州的富民产业,去年全市种植面积12 8万亩,每亩花田为花农增收2万元以上,茉莉花产业综合总产值达152 7亿元,带动34万花农致富。
今年是《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的第一年。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各产区一季度已完成油茶新增种植233 1万亩、低产林改造231 14万亩,年度计划任务完成近半;完成补植补造66 87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90 15%。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土特产”如何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如何找准路子,把好资源转化成好产业?记者进行了采访。
近年来,广东锚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任务,携手港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记者今天从2023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作为2023中关村论坛的55场平行论坛之一,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将于5月27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临展区举办。
记者从国资委获悉:今年“科改企业”“双百企业”再次扩围:“科改企业”总数达672家,“双百企业”总数达580家。
这座位于珠三角西南部的三四线城市,为何能孕育出比肩一线城市的咖啡文化风潮?与其他城市竞争,江门凭的是什么?
当淄博烧烤爆红之后,天南海北,中国的每个城市正在热烈上演“人生一串”的最动人时刻。在升腾的人间烟火中,烧烤作为最具烟火气的餐饮品类之一,不仅仅成为国民餐饮的顶流,也成为中国东南西北丰饶物产大舞台的竞技场。
今年4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49家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及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国家体育总局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大体育企业的培育力度,推动体育企业做精做强做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洛阳为何能够凭借汉服引流并火速“出圈”?其他城市是否也能借鉴“汉服+旅游”的模式吸引游客?时至今日,“汉服+旅游”还能算是一门好生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