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内蒙古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531万千瓦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今年前4月,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发电量、外送电量两项电力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531万千瓦,是去年同期5倍。

  • 种业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记者24日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了解到:5年来,农业农村部推出了一大批高产稳产、绿色优质、专用特用新品种,审定优质绿色品种2267个,占比达1 3。

  • 培育消费载体 释放消费潜力

    湖南长沙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抓好商圈提质升级,精准谋划商业布局,补足商业生态短板。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长沙正加快推进促消费政策落地,带动线上线下消费提升。

  • 推动各地打造小吃产业集群

    由商务部主办的小吃产业发展现场会近日在福建三明沙县区召开。

  • “数字浙江”创新提质奋力向前

    2022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8977亿元,比上年增长6 3%,较“十三五”初期实现翻番,占GDP比重提升至11 6%;产业数字化指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

  • 让棉花种得好也卖得好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2022年,全国棉花产量597 7万吨,同比增长4 3%,新疆棉花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 5%。

  • 优化服务完善机制 增加岗位稳定就业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市场岗位需求逐步增加,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当前,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情况如何?获得哪些具体支持?

  • 当传统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

    近年来,面对产业数智化转型带来的用工需求变化,广东中山市持续推进面向产业发展的新兴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兴、人才旺,为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做出了有益尝试。

  • 广东湛江组建深远海养殖创新联合体

    依托湛江湾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广东省湛江市着力打造南方水产种业基地。

  • 推动水稻产业数字化建设

    人在海南,轻点鼠标,几千公里外的黑龙江水稻主产区长势如何?产量、种植面积、进出口量、价格指数有什么波动?一张图像便可尽收眼底。这样的场景不是设想,如今已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成为现实。

  • 江苏常州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的常州氢湾近期正式启动建设,将努力打造“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即氢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基地、华东地区氢能源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示范区、氢能源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和氢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推进地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广西建成首条电动重卡超级充电走廊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地区3座电动重型卡车超级充电站近日同步建成投运,这是广西首条电动重卡超级充电走廊,将有效缓解电动重卡补能设施匮乏、补能效率低、补能时间长等痛点。

  • 厚植科创土壤 培育创新企业

    凭借300多个种类的机芯产品、60多项专利技术,辽宁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去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鸭绿江畔,很多像孔雀表业这样的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优化环境,让消费更放心

    前不久,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山东省青岛市的测评得分位居全国第二,近几年在这一榜单上的排名稳步提升。青岛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 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领域持续拓宽,有效赋能各行各业发展。

  • 中老铁路旅客发送量达1600万人次

    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截至5月23日,中老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1600万人次,其中出入境旅客超2万人次。

  • 雅万高铁开始联调联试

    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22日开始联调联试,标志着雅万高铁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全线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 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有序推进

    常泰长江大桥是世界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普通公路为一体的过江通道。大桥建成后,对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策应“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 海南海口:“火山荔枝”又到收获季

    眼下正是“火山荔枝”集中上市的季节,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荔农正在加紧采摘“火山荔枝”销往全国。

  • 夜经济 旺起来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积极探索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通过举办夜经济主题活动、旅游节、购物节等,打造夜经济品牌,激发消费活力。

  • 擦亮劳务品牌 拓展职业空间

    河北省石家庄市积极探索“培训+输出+品牌+保障”的“一条龙”模式,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用心打造劳务品牌、组织建立行业标准等举措,着力培养专业化的家政服务业人才,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 前四月快递业务量超三百七十亿件

    记者22日从国家邮政局获悉:1—4月,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68 0亿件,同比增长13 7%。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71亿件,同比增长17%。

  • 让高质量数据“动”起来

    从设立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到成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再到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贵州不断探索数据流通交易体系建设,在优化服务、建立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 挖掘机器人产业更大潜力

    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智能化、网联化、柔性化制造加速推进。发挥好机器人的撬动作用,不仅能实现制造业的提质增效,还有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 矿山复绿 发展升级

    今年初,自然资源部认定258个县(市)为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其中57个为矿产资源类。围绕矿产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记者走进河南、安徽、山东、浙江等地示范县(市)一线,看矿山如何通过生态修复“复绿”,通过产业发展“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