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土豆豆”变“金疙瘩”

    原州区位于“十年九旱”的西海固山区。多年前,土豆曾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救命粮。现在,这里的土豆产业在农业机械化的助推下,摇身一变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金疙瘩”。

  • 推进无人驾驶车创新应用

    “真的连测试安全员都没有吗?” 工作人员挥挥手离开,车门缓缓关上。几秒钟后,这辆主驾、副驾都空着的“无人车”载着记者一行,驶入上海浦东新区轲桥路。

  • 一季度新设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0.7%

    记者近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203 9万户,同比增长10 7%。截至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49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达到92 3%。

  • 二寸辣椒,拉长产业链条

    生产规模上去了,附加值如何提高?近年来,柘城干部群众立足辣椒原料产地和集散地优势,不断探索辣椒深加工,努力把二寸小辣椒的产业链拉得更长。

  • 铁海联运班列货运突破30万标箱

    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5月11日,满载货物的34126次列车从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出,驶向重庆团结村站。这标志着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货物运输突破30万标箱。

  • 交能融合供绿电

    5月10日,山东枣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示范工程项目金乡段正式并网发电。

  • 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增22%

    记者11日从商务部了解到,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提前实现700亿美元贸易目标,今年1至3月贸易额同比增长22%,发展势头强劲。

  • 保障粮食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

     5月1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中国将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让“土特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如何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如何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如何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2023全球招商推介会举行

    记者获悉: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日前举办的“2023全球招商推介会”上选聘全球招商合伙人、全球招商大使,持续向社会各界推介合作区的制度优势和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境内外优质企业来横琴投资和发展。

  • 2022年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报告发布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日前共同发布《2022年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报告》。

  • 贵南高铁开始全线联调联试

    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5月10日7时40分,广西开出首趟贵南高铁检测列车,标志着贵南高铁全线联调联试正式开始,为保证其年内开通奠定基础。

  • 宁夏推进枸杞产业发展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近日召开的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宁夏全力构建现代枸杞产业标准体系,助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 看虚拟电厂如何用好智慧绿电

    作为联通供电和用电主体、实现自主协调优化控制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位于辽宁鞍山的菱镁工业虚拟电厂,近年来积极助推当地的菱镁产业实现用电智慧化、生产绿色化、发展可持续化。

  • 即时物流 蓬勃兴起

    同城取送、代买、帮办事……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即时省时需求的不断提升,以跑腿代办为主要形式的即时物流正蓬勃兴起,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 湖南湘江新区: 精耕高质量发展“试验田”

    从一台工程机械,到全球领先的产业基地;从一辆智能网联汽车,到完整度居全国前列的产业生态链……自2015年获批成为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起,湖南湘江新区就是一片“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改革“试验田”。

  • 共享单车“还车难”如何解?

    共享单车在提升居民出行便利度、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贡献良多。然而,近期有居民反映,归还共享单车时常常面临着泊位较少、定位失准、动辄收取调度费等问题。

  • 一季度广西对东盟进出口倍增

    记者从南宁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广西对东盟进出口745 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 1%,实现倍增。

  • 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投运

    记者今天从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已于近日正式投入运行。据了解,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牵头建设。

  • 文旅新看点 消费新体验

    需求加快升级、供给持续创新,“五一”假期文旅消费涌现出不少新看点。

  • 山西出台重点产业链奖励政策

    山西省工信厅、省财政厅近日制定《重点产业链培育激励方案》,未来3年,将聚焦产业链企业培育、关键环节招引、协作配套强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四大领域,从山西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统筹安排资金,对重点产业链培育给予支持,最高奖励3000万元。

  • 改善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从完善政策架构到提升一线服务,从聚焦个人能力的培养到强化生产环节的改造提升,南通努力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南通新增51069个各类经营主体,同比增长30 57%。

  • 秋粮旺季收购总量达近三年来最高水平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截至4月底,2022年度秋粮旺季收购已全面结束,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9857万吨,同比增加683万吨,增幅3 6%,为近三年来最高水平。

  • 依托区位优势 发展内河航运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以长江干线、京杭运河—淮河等水运通道为主体,连通世界、干支衔接的水路交通运输总体框架已经形成。

  • 千里戈壁,播下致富种子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阿图什如何实现“向戈壁要产出”?记者近日走进阿湖乡设施农业基地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