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30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4月全国完成营业性客运量7 8亿人次,同比增长141 1%。
前不久,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低龄老人消费更具活力,升级型消费需求明显,高龄老人养老仍需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老年人消费环境仍需适老化提升。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不少家长都想为孩子们准备一份精美玩具作为礼物。为了让儿童玩得安全,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为儿童玩具加上“安全阀”。
餐饮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点领域,小吃是餐饮业中的重要品类。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9 8%,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 3个百分点。
30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吉林水网骨干工程在吉林省东丰县金牛支洞施工现场开工。该工程总投资670亿元,是《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公布后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国家水网重大骨干工程,也是吉林省水利1号工程。
近日,第一届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技术学术论坛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年会在广州召开。
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河北省大数据中心日前在天津共同签署《京津冀大数据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三地大数据领域合作,为合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大数据力量。
记者从30日召开的国家知识产权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长三角地区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1862 6亿元,接近全国一半,同比增长72 6%,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贸促会对26个省份的600余家外资企业进行调研访问,日前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对中国营商环境满意度总体较高。
经过全县冷链建设和科学调剂,茶陵农产品腐损率从30%下降到10%以下,年减少经济损失超过4亿元。从田间地头到冷链冷库再到加工企业的产业链逐渐成形,为农产品增值打下基础。
近年来,甘肃兰州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现代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广东阳江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基本构建起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体系。
江苏省连云港市充分利用盐碱地、荒地、屋顶、沿海滩涂等有序开发建设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绿色能源项目,全力打造“阳光工程”,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我国煤炭掘进工作面设备智能化水平虽逐步提升,但整体智能化水平要达到像综采一样少人无人,道阻且长。
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成熟的营销模式,让地理标志产品“东港草莓”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品牌越擦越亮,畅销各大电商平台。一颗草莓,如何成为热销“爆款”?近日,记者来到东港,听听农业品牌的成长故事。
宛若天成的兴隆湖,其实是利用低洼地势壅水而成。湖中水草摇曳,湖边鸟啼婉转,市民们悠闲地在湖畔草坪漫步。环绕兴隆湖畔,成都超算中心、成都科创生态岛等错落有致,整个城市仿佛置身一座大公园中。兴隆湖的发展,是天府新区成长的缩影。
“田园”从土地走向海洋,近年来,在中国的广阔海域上,人们用创新科技耕海牧渔,“躬耕”万顷碧波,“放牧”蔚蓝家园,大力建设海洋牧场,不断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
湖北省是全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近日,水利部2023年重点推进前期工作的重大水利工程——荆州市太湖港灌区新建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数字经济的发展,既能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效率,也衍生出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数字医疗等新业态和新市场,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增长动力。
当前,人工智能正不断赋能中国各行各业,成为中国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少外媒报道称,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治理体系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工业生产继续恢复,企业营收增长加快,利润降幅继续收窄。专家指出,下阶段应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甘肃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完善数据产权制度体系、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完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强化数据要素安全治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任务,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广东省湛江市是全国最大的金鲳鱼养殖基地之一,年产量约10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到四成。近年来,随着深海养殖规模化、集群化、市场化步伐加快,金鲳鱼每年可为当地创造百亿元产值。
28日下午,2023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全球标杆孵化器论坛在京举办。多位国际国内知名孵化器负责人进行圆桌对话,畅谈观点、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大家普遍认为,中关村进入创业孵化“4 0”时代,硬科技创新创业正在成为新热潮。
近5年,浙江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8倍,其中出口增长41 6倍。数字化也赋予外贸更强的韧性。今年1—2月,浙江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实现的出口额同比增长73 2%,拉动浙江出口增长1 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