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文旅消费活力十足

    近年来,随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市场持续发展,我国文旅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明显。记者近日来到江苏南京、江西赣州、山东枣庄等地,感受文旅消费新形式带来的新体验、激发的新活力。

  • 服务业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高水平开放政策推动下,我国服务贸易持续保持稳中向好趋势,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注入新动力。

  • 西港特区,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

    西港特区是中国批准的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是中柬两国政府间的国家级经济合作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西港特区快速发展,如今已有175家企业入驻,提供近3万个工作岗位。蓬勃发展的西港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体现出共建“一带一路”的生机和活力。

  • 餐饮消费持续复苏

    服务消费是扩大消费的一大引擎。刚过去的暑期,国内消费市场保持恢复态势,旅游等服务消费回暖,对消费扩大支撑作用明显。

  • 我国林业产业年产值破八万亿元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连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产值达到8.04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800亿美元,其中木浆、原木、锯材进口和木制家具、人造板、地板出口均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第一大国。

  • 第二批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名单发布

    第二批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名单8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发布,昆明、贵阳、长沙、呼和浩特等18座城市上榜。

  • 前8个月外贸运行总体平稳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08万亿元。尽管同比微降0.1%,但规模仍处历史同期高位。其中,8月份进出口3.59万亿元,环比增长3.9%。

  • 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着力做好稳投资工作,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应当如何改善投资环境、激发投资活力,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 10个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电子信息制造业等4个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有关情况。至此,10个规模大、带动性强、关联性高的主要制造业行业稳增长方案均已印发实施,形成合力推动工业发展稳中向好、提质增效。

  • 笔尖上的产业升级

    制笔,带动了分水镇百姓增收致富。截至2022年底,全镇常住人口5.2万,外来人口2.7万,直接从事制笔业人员逾1.3万、吸纳并带动周边就业人员4万多人,形成了完备的制笔产业链,被誉为“中国制笔之乡”

  • 守好种好“饭碗田”

    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采取硬招实招守好种好“饭碗田”。耕地保护责任如何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撂荒地治理如何进一步加强?

  • 8月快递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经测算,8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61.5,同比提升16.2%,行业运行较为平稳,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 去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产值居全球首位

    近年来,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接连出台,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推进,有力推动了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高速发展。

  • 航空运输市场持续复苏

    今年暑期,广大旅客出行需求旺盛,航空运输市场持续复苏。

  • 工信部:面向5G通信、元宇宙等领域需求 创新新型显示产品供给

    9月7日,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成都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新型显示产业拓展下游应用,面向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元宇宙等新兴领域需求,创新产品供给。

  • 民营经济热土苏州:实施参天计划打造超级链主

    苏州,何以成为民营经济的热土?证券时报记者近日深入苏州调研发现,独特的文化基因、优越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发展模式等,是苏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厚土壤。

  • “小众游”带火旅游市场

    因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景优美,近年来玉湖村受到游客喜爱,在国内社交软件上走红。走进玉湖村帝溢居纳西民宿,来自江西的游客朱秀文正带着儿女兴高采烈地体验磨豆花。

  • 农村客运,转型升级探索发展新路

    各地积极求变,在发展中转型升级,探索城乡公交+定制班线、农村客运+快递物流等模式。同时,完善机制保障,让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

  • 24条务实举措增强外商投资信心

    日前,国务院印发意见提出24条稳外资政策措施,着力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记者近日采访的多位外资企业负责人表示,对中国的市场潜力、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累计发送旅客8.3亿人次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 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 3亿人次,创暑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单日旅客最高发送量达1569万人次,铁路12306单日最高售票量达1910万张。

  • 一条路,探索区域协同发展路径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G60科创走廊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着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加速融合,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服务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也为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 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

    近年来,通过树立数字技术标杆榜样,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轻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所加快,“同时也要看到,未来发展仍有较大空间,需要多措并举、持续发力。”

  • 为市民公交出行提供更好服务

    增强市民公交出行的自觉性、主动性,要切实提高公交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好体验和更好保障。

  • 庐山景区实施“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

    江西省庐山市持续深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改革,自今年年初推出每年3月为庐山景区“免票开放月”外,日前又决定自9月1日起,实施庐山景区“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

  •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开幕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日前开幕,活动以“区域协调、开放发展、共赢未来”为主题,签约项目382个,计划投资金额39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