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共同助力癌症防治

    “助力推进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在世界范围发出更多癌症防控‘中国声音’。”为践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科研成果临床转化,助力癌症防控工作,作为2023年人民好医生系列活动重点工作,第三届(2023)“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总结会6月10日在北京举办。

  • 深圳虚拟电厂基本具备实体电厂功能

    近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联合南网科研院运用5G专用切片技术,在国内首次验证了虚拟电厂调频技术,这标志着深圳虚拟电厂基本具备了实体电厂功能,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电力保障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 完成水稻泡田栽秧近600万亩

    记者近日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都江堰灌区已完成水稻泡田栽秧596 9万亩,面积较去年增加6 4万亩。

  • 帮群众在家门口增收

    往年,春节一过,山东省宁津县津城街道码头孙村村民孙长志便张罗着外出打工。今年母亲生病,他既要照顾老人,又想外出赚钱,这让54岁的他犯了难。着急之际,村党支部书记孙长鹏上门讲政策,说起全县正在大力推行以工代赈。

  • 发力特色优势 推动转型发展

    四川省广元市素有“川北门户、蜀道咽喉”之称,沟通南北的大蜀道穿越广元全境。现如今,处于成都、西安、重庆、兰州4个城市几何中心的广元,1小时到成都、2小时到西安、3小时到重庆和兰州,是国家重点打造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 传统农牧业 焕发新活力

    今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围绕规模化养殖、基础设施建设、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等情况分组分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高标准开展牛羊育种科研、高要求推动项目落实落地、高质量推进技术指导服务为抓手,不断推进传统畜牧业焕发新活力。

  • 冲刺明年通车!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合龙

    11日8时,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顺利推出,实现合龙。历经5年施工,深圳和中山在伶仃洋海底实现“牵手”。

  • 青山绿水间 民宿迎客来

    莫干山深处,云雾缭绕,竹海茫茫。绵绵细雨中,沿着蜿蜒的公路来到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仙潭村,一幢幢错落有致的精品民宿映入眼帘。

  • 首届中国—洪都拉斯高级别企业家交流会在京举行

    6月11日,来自中国和洪都拉斯两国约200位政商界代表共聚北京,出席中国—洪都拉斯高级别企业家交流会。这是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的首届高级别企业家交流会,为深化两国经贸务实合作注入新动力。

  • 在产业高地上锻造更强韧性

    土地不足全国万分之一,GDP占全国4‰,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9‰,进出口总额占全国1 6%……昆山综合实力连续18年位居百强县市之首。2022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

  • 加快数字化发展 提升治理效能

    “在上海也能用平湖的医保卡直接结算,不需要跑窗口报销医药费了。”浙江嘉兴平湖市当湖街道居民张志根患有慢性疾病,时常要到上海市胸科医院治疗。如今,凭一张社保卡,他就能在上海的医院享受“结算即报”,报销比例和平湖相同。

  • 深圳首条跨海通道单线盾构贯通

    6月8日,深圳首条跨海通道妈湾跨海通道右线盾构贯通。妈湾跨海通道工程线路全长8 05公里,是连接深圳南山区前海片区和宝安区的海底地下工程。

  • 小菜坛里的百亿产业

    一坛好菜满城香。近年来,眉山市推动泡菜产业“产学研”深入合作,推动泡菜产业文旅融合发展,产业持续提质升级。

  • 多方聚力确保夏粮应收尽收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5月下旬,河南小麦成熟期遇上连阴雨,夏收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面对群众急难愁盼,河南省各地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多方聚力,确保夏粮应收尽收,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 安徽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日前,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正式揭牌,上海市奉贤区、安徽省亳州市现场签约重大项目。

  • 四部门: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 扎实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据商务部官网消息,今日,商务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要统筹组织绿色智能家电消费促进活动、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扎实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

  • 安庆市太湖县:希望的田野 秀美的画卷

    仲夏始,芒种忙。阡陌纵横,水满田畴,一块块农田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秀美田园画卷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徐徐绘就,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景观,美不胜收。

  • 光伏龙头扩产凸显一体化趋势 瞄准技术迭代空窗期

    近期,多家千亿市值光伏龙头相继宣布了产能扩张计划,新的规划指向了同一个关键词:“一体化”。几乎每家厂商都强调了通过优化各环节产能布局与配比,来提高一体化产业链竞争优势,进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的目标。

  • 云南民宿持续升温

    被影视剧中的如画风景打动,北京游客刘叶近日飞到云南大理住了一个月,“我喜欢大理慢节奏的生活,不同于之前打卡式的旅游,在民宿里练瑜伽、做鲜花饼、上疗愈课程,更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有越来越多像刘叶一样的游客,到大理感受“慢生活”。

  • 旅行消费呈现新趋势

    近日,同程研究院与腾讯营销洞察联合发布的《中国旅行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2023年版)》指出,89%的中国消费者旅游出行意愿强烈,2023年旅行消费呈现四种新趋势:小众独特、自在松弛、未知惊喜、深度在地。

  • “新三样”出口增势有望延续

    海关总署6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总值9 62万亿元,同比增长8 1%。其中,受“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拉动,我国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9 5%,占出口总值的57 9%,拉动出口整体增长2个百分点。

  • 完善农村流通 促进县乡消费

    县乡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加强农村商贸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各地深挖县乡市场潜力,推动乡村市场体系加快完善。

  • 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成覆盖完整、权责清晰、保障有力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优先解决老年人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让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更加顺畅。

  • 流动中国释放更多生机活力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物流企业信心提振,内生动力继续增强,物流运行向好基础不断巩固,为稳经济、扩内需、促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

  • 种大棚种出好生活

    2022年以来,密云区河南寨镇探索实践“五方共建”的设施农业新模式,新建设施大棚239个,实现西红柿销售订单4300余万元,真正让“菜篮子”成为百姓的“钱袋子”,奏响了乡村振兴的“绿色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