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推动花卉全产业链发展

    管仲来所在的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球根类鲜切花生产基地和种球繁育基地。“凌源花农约1.8万户,百合和郁金香的产销量分别占到全国的30%和60%左右,有‘中国百合第一县’美誉。”

  • 8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中国经济大循环观察

    畅通经济大循环,立足国内大市场,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塑造新竞争优势,在经济血脉的循环畅通中,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坚定向前。

  • 揭榜挂帅,推动未来产业创新

    业内人士分析,揭榜挂帅工作和相关任务榜单的出台,为发展哪些未来产业、如何发展未来产业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利于调动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主体的积极性,推动中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 冬闲田变增收田

    曾经的冬闲田,如今亩产值突破万元,芒市成为全国冬季最大的鲜食玉米生产基地。

  • 好果子长出好效益

    广西水果产量已经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去年《广西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明确了水果产业五大主攻方向。目前,广西正采取有力措施,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推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 提升耕地质量 打造丰收良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离不开耕地质量这个“关键变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采取硬招实招,全力提升耕地质量。

  • “为柬埔寨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水果出口中国对柬埔寨而言是重要机遇,将增加贸易收益,促进经济增长。随之而来的中国投资还将助力柬加快水果产业发展,培育行业人才,提升柬农业产业价值。

  • “华北药都”,创新成果涌现

    近年来,石家庄市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支持、资金扶持等,厚植发展沃土,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中加速培育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引导生物医药企业聚集,人才汇集,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落地。

  • 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建设任务完成72%

    记者13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了解到,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全年目标任务目前已完成超过七成。

  • 超35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3北京数字交通大会获悉,目前中国超过35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京雄高速河北段、沪杭甬高速、成宜高速等一批智慧公路已建成运行。

  • 前8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361亿元

    今年1至8月,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落实9856亿元,新开工各类水利项目2.36万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361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 铁路客流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7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为期12天。9月13日,铁路12306发售国庆黄金周运输第一天的火车票。

  • 重庆合川区推动火锅食材全产业链发展

    2022年以来,合川区以园区为载体,探索传统食品产业集群化协同发展新模式。去年9月,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正式揭牌,同时建设火锅食材技术创新研究院、火锅文化研究院、火锅博物馆、文创消费体验馆,带动火锅食材全产业链发展。

  • 云南下达超17亿元助中小企业发展

    记者从云南省财政厅获悉:今年截至8月,云南已下达省级资金17.62亿元,支持工业、服务业、金融、科技、农业等领域中小企业发展。

  • 我国眼镜成镜产量近4.6亿副

    记者从在京举办的第三十四届中国国际眼镜业展览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眼镜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达481家,眼镜成镜产量4.59亿副,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约228.13亿元,同比增长5.3%。

  • 华南地区建造首艘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交付

    华南地区建造的7000车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埃姆登”号近日在广东广州龙穴岛签字交船,这是华南地区建造的首艘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联合中船贸易建造。

  • 船舶企业产销两旺

    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海工装备等特色产业,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今年上半年,舟山市船舶工业总产值和新承接订单量同比增长47.2%和55.5%,手持订单量创5年来新高。

  • 拥抱数字化 创新动力足

    如今,像这样的数字化生产场景,在余姚越来越多。截至目前,余姚共有工业企业3万多家,其中规上企业1578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409家,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率超70%。

  • 山西吕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近年来,山西吕梁积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在做大做强做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推进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

  •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京津冀区位优势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稳步推进;三地干部群众在奋斗之路上驰而不息,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 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连接天山南北

    截至9月11日,天山胜利隧道出口端中导洞掘进10499.7米。隧道贯通后,穿越天山南北仅需20分钟;公路全线建成后,从天山北侧的乌鲁木齐到天山南麓的尉犁,车程将由7小时缩短至3小时,南北疆群众交通往来将更加安全便捷。

  • 科技助力,港口越来越“聪明”

    港口是链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枢纽,得益于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智慧港口显著提升效率,成为水运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 传统商场加快数字化转型

    顺应实体零售转型升级和数字化发展趋势,今年1月,商务部公布了全国首批12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和16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店,为智慧商店建设提供了经验模板。

  • “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全国工商联12日在山东济南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榜单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