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以竞技、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形式的户外体育活动,是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户外运动消费呈现何种发展态势?有哪些新型产品和服务供给?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数字孪生模型实现铁路图纸的立体化,“昆仑号”等新装备推动桥梁快速铺架,智能施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近期正式开通运行,一批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成熟、优化。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持续稳健增长,不断迈上发展新台阶。立足全球视野,高速增长的我国快递市场还有哪些潜力?迈入“千亿件”时代,快递业如何从快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十四五”时期第一批开工建设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
12月5日,G4218雅叶高速公路拉萨至日喀则机场段新建工程普巴隧道左洞贯通,标志着拉日高速公路工程主体全线贯通,为明年6月底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12月4日18时26分,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第1200亿件快件产生,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200亿件大关,再创历史新高。
浙江省兰溪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据统计,全市“渔光互补”养殖面积达2800多亩,每年可节省5.4万吨标准煤消耗,同时拓宽了当地农户的增收渠道,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促进。
全链条、大平台、新业态,重庆、四川、贵州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参与地区,不断创新运营组织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牵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将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积极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大标准供给力度,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日,天津市九园工贸有限公司与国家电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双碳运营管理分公司签署碳管理服务合作协议,标志着国网天津电力“双碳”业务取得实质性突破,也是国网天津双碳公司实体化运营以来的首单碳管理服务协议、国家电网公司首个碳管理服务协议。
记者日前从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目前,西藏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30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5%。
进入12月以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海上油区开展以“大干一百天,冲刺日万吨”为主题的“百日攻坚上产行动”,加快海上开采步伐,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作为广东省深圳市的产业大区,龙岗区近年来加强产业链和人才、资金支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设,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点、堵点,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和人才来到这里扎根发展。
近年来,广东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提高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广东新型工业化新辉煌,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12月4日,巫镇高速公路(重庆巫溪县至陕西镇坪县)正式建成通车,这是安来高速公路(陕西安康市至湖北来凤县)直连互通陕渝两地的关键一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2023年5G工厂名录》,遴选产生了300家已建成的5G工厂,覆盖24个国民经济大类。
临近年底,全国铁路建设进入密集投产期:昌景黄高铁开通在即,标志着杭昌高铁即将全线贯通;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铁路12月2日启动试运行,中越边境城市东兴即将接入全国铁路网……
江苏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坚持自主创新,展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面貌、新成果、新作为;靠新技术激活新动能、拓展新领域、开辟新赛道。
开行跨境国际旅客列车,中外旅客纷至沓来;国际货物列车越开越密,辐射范围不断拓展;沿线地区借势发力,产业发展生机勃勃……2021年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客货两头旺、跑出加速度。
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11月29日至30日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会上发布的《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
脑机接口是集神经科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材料科学等于一体的前沿技术。近年来,北京着力完善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1月29日,由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国潮起·万物生”良渚2023科技国潮产业大会在杭州良渚新城举行。
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日前在深圳国际低碳城开幕。
创新求突破,转型促发展。近年来,陕西榆林依托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动能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共同配送,即通过多个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将不同来源、不同目的地的快递包裹进行集中配送。共同配送新模式不仅打通了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更释放出农村电商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