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据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3.32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0.7%。11月,北京地区进出口3304.8亿元,环比增长5.1%,创年内新高。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前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4.37万公里。
记者从南水北调集团获悉,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超670亿立方米(含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为1.76亿人提供了水安全保障,支撑了受水区40多座大中城市超13万亿元GDP增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戴上智能眼镜,良渚博物院内的刻符陶罐就能“动”起来;行走街巷,偶遇无人车穿梭运送快递;路边泊位停车即来即走,后台自动计费……在浙江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数字化的城市气息扑面而来。
近日,广东深圳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全面展现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进展和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企业人士参会,现场洽谈签约项目超380个,投资额超万亿元。
尽管天气寒冷,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街道联兴村里却是一番热闹景象:村里主干道上,满载货物的车辆来来往往;村民家里,工人们正忙着打包发货……
记者从贯彻落实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工作推进会上获悉:自2019年11月揭牌成立以来,示范区已累计形成136项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推进145个亮点项目建设。
小店账本里的点点滴滴,有柴米油盐,也折射经济大势。这背后,是政策效应的持续显现,是积极因素的逐步增多,是信心的不断提振,更是消费需求稳步回暖的坚定步伐。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创历史新高,增产177.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尤其是全国300个粮食大县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单产提升贡献率达73%。
山东省是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推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地方财政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方面如何积极作为?
从“老三样”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焕发新生机,到“新三样”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收获竞争新优势,中国制造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前行。
记者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获悉:今年1至10月,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7%、67%和54.4%。
12月7日,我国西南地区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蟠龙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投产发电。
12月8日10时58分,随着G4821次列车从山东济南长清站开出,济郑高铁(济南—郑州)全线贯通运营。至此,山东、河南两省高铁实现手拉手,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高铁结成环。
近年来,福建省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改造提速,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新型工业化不断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积极引进高效示范性农业项目,运用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记者7日从海关总署了解到,继10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由前期的同比下降转为增长0.9%后,11月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2%,进出口总值为3.7万亿元。
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7日在福建省长汀县签约,共交易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碳汇10万吨,总价180万元。
水运连着国运。江淮运河不仅重塑了安徽省内的航运格局,还加强了长三角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成为长江、淮河以及黄河三大流域经济要素流通的关键通道。运河沿线,物流成本显著下降,临港产业积蓄能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揭开了新篇章。
由长三角三省一市企业联合会共同发布的2023长三角百强企业排行榜近日出炉。长三角百强企业2022年整体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到20.2万亿元,同比增长6.00%。
“没想到老家的小县城也有了网红店!”不少小镇青年回到家乡后惊喜地发现:喜茶、星巴克、茉酸奶等这些以往多开在一二线城市的网红品牌,近来悄然在三四线城市及县城布局。
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全力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高质量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加快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
记者6日获悉: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已经完成主体建造。
从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到激发数字化浪潮的动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再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浙江推动新型工业化不断走深走实。
今年前三季度,福清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前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9%。顶压前行、稳中有进的表现背后,离不开一家家优质企业的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