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小冬枣长成大产业

    走进山西省临猗县庙上乡张庄村,能看到排列整齐的冬枣大棚。不出几十米,便有一处冬枣储存销售点。三轮车、货车进进出出,一派忙碌景象……

  • 贵州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贵州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绿色船舶驶入发展快速航道

    从远洋到内河,绿色船舶为何受到青睐?目前,绿色船舶生产和研发有哪些新突破?日前,记者对业内人士进行采访。

  • 我国5G基站总数达321.5万个

    记者2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5G网络建设持续加速,融合应用深度不断拓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截至10月末,5G基站总数达321.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8.1%。

  • 电子商务积极促进消费恢复扩大

    日前,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电子商务在促进消费恢复扩大、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泡桐花开 琴声悠扬

    昔日盐碱地,今朝琴声扬。在河南省兰考县,早年用来防风固沙的泡桐树,在生态环境变好后,成了制作民族乐器的好材料。现在,以泡桐为原材料的民族乐器加工行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

  • 护安澜 畅航道 送绿电

    9月2日,随着最后一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历时9年艰苦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完工两个半月后,记者来到项目现场,探访工程如何实现防洪、水资源配置、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

  • 服务区累计建成2万个充电桩

    截至10月底,全国已建成充电停车位的服务区共计6257个,占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的94%。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2万个,覆盖4.9万个小型客车停车位。

  • 中国创新能力升至第十位

    2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全球创新格局保持亚美欧三足鼎立态势,科技创新中心东移趋势更加显著,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第十位。

  • 前三季度国家铁路共发送货物28.97亿吨

    今年前三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28.97亿吨,日均装车完成17.66万车,货物运输保持高位运行。

  • 浙江淳安:南山生态浮岛忙“冬种”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城中湖的南山“生态浮岛”上,工作人员正趁晴好天气“冬种”湖上菜园,栽植适合冬季生长的水芹菜。

  • 上海到2025年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抢抓商业航天发展重要机遇,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商业航天发展格局。

  • 超大特大城市名单“上新”

    超大特大城市名单有了新变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超大城市增加了3个,特大城市增加2个。

  • 北斗系统今后可在全球民航通用

    记者20日从民航局获悉,包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日前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 前10月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51.7亿件

    国家邮政局20日公布前10月邮政快递行业运行情况。

  • 点“绿”成金 厚植生态底色

    初冬时节,位于山东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港城热力有限公司,成排高耸的柱状罐体和管道交叉连接,占地约20亩的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及同步制氮装置正在运行。

  • 一个快递纸箱的绿色减碳之旅

    从包装治理到全程减碳,快递业如何加快迈向绿色物流?记者对一个快递纸箱的仓储、包装、配送、回收进行了全链路追踪。

  • 我国海洋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前三季度,全国海洋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2万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GDP增速0.6个百分点。

  • 大江大河众多的云南,为何引水金沙

    云南,地跨六大水系,金沙江、元江奔腾而过,水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三。可就是这样的云南,却连年喊渴,经过多年论证和研究,最终上马我国目前在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滇中引水工程。

  • 发展旅游助增收

    杏树渐渐成长,每逢春天,杏花开遍山野,灿若云霞,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慕名前来。聪明的杏花村人开始尝试第二次“靠山吃山”,做起了“花经济”。

  • 演出市场 供需两旺

    今年以来,演唱会、音乐节热度不断升高,新业态、新空间演出明显增多,旅游演艺市场占比逐步攀升。演出市场表现活跃,为消费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 朵朵银耳出深山

    福建古田,是个典型山区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2.1%,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在这个闽东小县城,以银耳为主的食用菌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35亿元,农民70%的收入来自于此。当地生产的食用菌多达38种,银耳产量占全球90%以上。

  • 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百分之七点七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据对7.2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今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61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7.7%。

  • 西藏“双招双引”签约项目20个

    西藏自治区近日在拉萨举行“双招双引”(援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援藏招商引资项目20个,协议资金103.08亿元,涉及清洁能源、生物科技、特色农牧、绿色工业、现代服务等领域。

  • 互联网技术加速赋能传统制造业

    11月16日,在科技部、广东深圳市政府主办,科技日报与广东院士联合会承办的“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发布了《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专利分析》,首次明确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边界,展示中国科技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