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要闻 > 列表
  • 年轻人如何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才华

    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对话85后科学家和企业家,围绕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政府服务支持等方面,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15个热点问题,从年轻人干的年轻事业,看见未来产业的未来。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86万列

    《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5)》18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10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86万列,运送货物1170万标箱,物流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

  • 科创新苗引来金融活水

    新时代以来,金融活水攀“高”逐“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第四批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发布

    11月18日,国铁集团发布第四批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至此,实行全程时刻表的中欧班列运行径路增至17条,开行数量增至年1000列以上,覆盖中国9座城市和欧洲6座城市。

  • 十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月度增幅继续提高

    财政部17日公布,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月度增幅继续提高,累计增幅稳步回升。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重点领域支出得到保障。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软硬件条件已具备

    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封关后,海南岛全岛将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 低空物流从“小众试点”到“大众体验”

    新鲜松茸搭乘“空中快线”飞出深山,“空空联运”助力重庆巫山脆李更快运出三峡库区,在长城边饮一杯无人机送来的咖啡……今年以来,一架架无人机飞向田间地头、偏远山区,飞越城市楼宇、大江大河,成为物流运输的新载体。

  • 第三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座谈会举行

    第三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座谈会18日在人民日报社举行。

  • 前十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9.5亿人次

    记者16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至10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9.5亿人次,同比增长6.4%,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 我国已重点支持培育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近200个

    记者11月16日从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重点支持培育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近200个。

  • 政商交往,如何做到既“亲”又“清”?

    看到不少落马官员的通报中都有“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利”的表述,现实中又有一些官员为撇清关系对有困难、有诉求的企业经营者避而不见。官员和企业家交往,如何做到既“亲”又“清”?

  • 广州南沙厚植新兴产业发展沃土

    可入海下3000米,作业精度达厘米级……位于广东广州市南沙区的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里,长6米、重逾12吨的可悬浮式深海管缆埋设机器人正加紧赶制。这是公司前不久拿到的海外订单,将实现国产深海机器人商业化出口。

  • “粤车南下”正式实施

    11月15日零时起,“粤车南下”政策正式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再进一步。

  • 甘肃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舞韵生辉、掌声雷动。11月14日晚,在甘肃敦煌市常态化演出的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好评如潮。

  • 上海打开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天地

    上海扎实推进制度型开放,以规则衔接为突破口,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10月份,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11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了2025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 贴息“红包”撬动消费潜能

    贴息政策实施以来,贴息“红包”发放情况如何?政策给消费者和商户带来了哪些红利?金融机构落实政策成效怎么样?本报记者赴全国多地进行了采访。

  • 做到“三不”,防范新型骗局

    近年来,一种“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新型骗局,让部分居民遭受财产损失。

  • 我国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贷款利率保持在低位水平,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95%

    13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全国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现场会。

  • 从8000万元到2亿元,这家外贸企业做到了

    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提质增效,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 不断增强内需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作用

    近日,本报记者赴福建、湖北、四川调研,供给向新向优、需求向活向旺的场景处处可见。各地加大力度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 2024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超3.3万亿元

    2024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超3.3万亿元。

  • 一站式法律服务,给企业带来什么

    步入位于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加紧生产污水处理设备……不久后,这批设备将在香港落地应用。

  • 前三季度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58.2%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以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在金融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信贷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有力支持了重点领域、重大战略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