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品牌 > 列表
  • “民营企业发展要与国家需求结合”

    “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明确而坚定,让我们信心满满,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秦英林说。今年2月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后,秦英林带领公司员工积极落实相关要求,专心谋发展、安心搞经营。

  • 未来城市低空交通跃向新高度

    未来城市低空交通工具长啥样?它的技术方向是有人还是无人?会给我们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带来哪些改变?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来到广东省广州市亿航智能——一家专注于研发与制造多元化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产品的科技公司进行了采访。

  • 加强品牌建设 助推高质量发展

    加强品牌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 聚焦发展前沿 推动品牌向新而行

    聚焦发展前沿,推动品牌向新而行。

  • 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 凝聚品牌力量 共创美好未来

    凝聚品牌力量,共创美好未来。

  • 推动中国品牌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推动中国品牌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 人工智能企业评价体系研究启动

    10月29日,在2025中国品牌论坛主论坛上,人工智能企业评价体系研究启动。该研究项目由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发起,旨在通过体系化研究和标准化建设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 《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发展报告》发布

    10月29日,在2025中国品牌论坛开幕式上,由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编制的《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 中国品牌发展指数(2025)发布

    10月29日,在2025中国品牌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品牌发展指数(2025)发布。

  • 中国品牌向新而行 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10月29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5中国品牌论坛在河北雄安新区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并致辞。

  • 智能眼镜会取代手机吗?

    雷鸟创新是一家深圳企业,成立仅4年时间。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其AR眼镜(智能眼镜的一种)以39%的市场份额,首次成为全球第一,收获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近日,记者来到广东深圳,探寻这家新锐企业与这个新兴行业共同成长的故事。

  • 增强服务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

    10月29日,2025中国品牌论坛分论坛金融高质量发展报告会在河北雄安举行。专家学者围绕“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议题展开对话交流,集中展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凝聚强大合力。

  •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我国奶牛年均单产从2000年的2.6吨提升至2024年的9.9吨,规模牧场普遍超11吨,居世界前列。以伊利集团为代表的中国乳企,锚定品质提升这一目标,不断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弹簧企业“弹”入新赛道

    向上攀登没有停步。章碧鸿说:“机器人弹簧的附加值比汽车弹簧更高,可能成为下一个百亿级赛道。”在持续创新中,一根小弹簧,正“弹”出更广阔的空间。

  • 小玩偶里的匠心巧思

    前段时间,浙江杭州之江文化中心,浪浪山小妖怪主题展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拍照打卡。冰箱贴、帆布袋、毛绒玩具……各种周边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消费者络绎不绝。

  • 大别山里走出制造业“绿色明珠”

    在地处大别山腹地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的安徽应流集团智能化车间里,机械手平稳运转,精密加工着航空发动机叶片。这家从山区小厂起步的企业,如今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革命老区崛起的高端制造优秀代表。

  • 奋力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

    国内油气产量分别占全国约1 2和2 3,能源饭碗越端越牢;近5年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2000万千瓦、地热供暖面积超9000万平方米,“绿色动能”更加强劲;在全球120多个国家运营近90个油气合作项目,“走上去”步伐稳健有力……

  • 2024—2025年中国家电行业品牌评价结果发布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2024—2025年中国家电行业品牌评价结果于近期发布。

  • 让挖煤不再是苦差 老牌煤机企业瞄准装备智能化

    提及煤矿生产,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幽暗矿井下矿工辛苦劳作的场景。而如今,伴随煤矿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绿色开采、智能掘进等技术已显著助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降本增效,让挖煤不再是个苦差事。

  • 中国资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试运行

    8月2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在天津开启试运行,首批引入中资环绿色供应链、启源芯动力、新之科技、新源易程等资源循环产业链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进入实践阶段。

  • 一根高原线缆的创新之路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欧耐特线缆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捆捆包着“铁皮”的线缆让人好奇。

  • “0.01毫米”壁垒是如何突破的

    由“一五”期间的沈阳第一、第二、第三机床厂发展演变而来,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中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 一炉铁能变出“千种钢”

    近日,记者走进武钢有限,实地感受这家企业的“钢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