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品牌 > 列表
  • 深耕医药产业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近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始终将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在坚持为百姓制好药的同时,全面布局大健康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 冰雪装备乘“冬”风而上

    “冰雪热”由此也带动了中国冰雪装备制造产业的长足发展。数据显示,中国冰雪装备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约300家增长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日前,记者走访了相关企业,探访中国冰雪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秘密。

  • 驯光驭影 光峰科技构筑激光显示“中国方案”

    作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光峰科技凭借原创的ALPD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护城河,并持续以新质生产力驱动行业变革。近日,光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李屹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解码其创新逻辑与未来图景。

  • “年轻态”,老品牌找准新方向

    如今,“年轻态”成为不少老品牌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选择。“年轻态”意味着什么?老品牌如何转型?效果怎样?近日,记者对3家老品牌企业进行采访。

  • 锚定自主创新 推进产业升级

    2024年前三季度,中联重科完成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9.9%。锚定自主创新不放松,中联重科在不断求新求变中爬坡过坎、发展壮大。

  • 人气品牌成长的秘诀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品质,讲究品牌消费,并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等消费特点。

  • 新品牌,激发消费新活力

    叫得响的品牌,是企业的鲜明标识,也对消费者具有很强吸引力。当前,一批新品牌顺势而起,他们是如何满足消费需求,做出好产品、提供新体验、创造新场景的?

  • “让机器人成为生活的好帮手”

    从“草根”创新到全球领跑,再到产品走上春晚舞台,宇树科技为自己定下了目标:“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生活的好帮手。”

  • 中国品牌出海呈现新特点

    日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品牌出海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品牌出海方式和途径呈现出社交化、电商化、数字化、精准化四大新特点。

  • 运煤不见煤  “乌金”一管流

    一条长727公里的管道,每天从陕北向关中输送3万吨煤,相当于1000辆载重30吨卡车的运力。这是陕西神渭输煤管道,春节期间仍在昼夜不息运转。

  • 海外“种”大棚  技术惠全球

    春节假期,位于山东省寿光市的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忙生产、赶订单,一派繁忙景象。

  • 生产智能化  效益节节高

    近年来,太重轨道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生产线实现了高度智能化,车轮年产量达70万片。

  • 让机器人更好“看懂”世界

    当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5%以上,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浙江杭州一家中小企业,另辟蹊径持续创新,闯入一条新赛道。让我们走进这个赋予机器人“慧眼”的创新故事。

  • 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消费体验

    “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集团持续通过大规模投资布局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流科技创新,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贡献力量。”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 推进网络向新、技术向新、服务向新

    超过7500兆比特每秒……1月12日,哈尔滨亚冬会冰球馆内,专业测速设备上显示出网络实时速率。

  • 打造文旅品牌  推动融合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文旅投”)整合省内优质文化资源,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取得较好成绩。截至2024年11月底,河南文旅投总资产同比增长103%。

  • 从汽车到机器人:速腾聚创的技术新征程

    过去十年,速腾聚创已经在汽车应用领域实现了数据、算法和算力集群的AI全流程打通,在AI、芯片、激光雷达、视觉、感知解决方案等方向上拥有深厚积累。展望未来,随着机器人向具身智能方向发展,预计机器人行业将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引擎。

  • 金蝶助推企业数智化转型

    当前,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正通过数智化转型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并增强创新能力,助力企业管理与数字技术的有效结合,并显著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灵活性。数智化转型已成为全球企业的共识,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已不再仅是选择,而是必修之课。

  • 首创集团数字化管控平台正式发布

    首创集团近日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数字化管控平台,一期同步上线集团门户、司库管理、决策会议和数据驾驶舱四大系统。

  • 加快推进品牌强国建设(新时代画卷)

    今年9月,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入围企业2023年总营收迈上110万亿元新台阶,中国品牌正向着实力更强、结构更优、活力更足稳步迈进。

  • 中科曙光抢占算力基础设施新高地

    计算,从洪荒之初,就为人类持续提供赖以生存的确定性。中科曙光的发端和成长,都根植于计算,并成为持续闪耀于算力星空的一颗璀璨启明星。

  • 深度融入工业制造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迈向新征程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何?当前人形机器人行至何处?2025年有何期待?港股上市一年有哪些收获?近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进优必选,探析人形机器人走进工业制造,共育新质生产力背后的故事。

  • 从一片铝箔到四大产业 东阳光“链式运作”破解多元化难题

    过去几十年,国内成功走通多元化之路的企业并不多,东阳光便是其中一例,而且在多项细分产品上达到了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地位。

  •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 国瓷材料加速育新提质

    作为高端功能陶瓷材料龙头企业,国瓷材料自成立起便聚焦技术创新突破,持续走在产品国产替代的道路上。如今,随着数字化浪潮奔涌而来,以新材料为立业方向的国瓷材料继续扩展产业链版图,在多个新兴终端领域持续布局,实现了材料到制品的全链条贯通。

  • 地平线:超越内卷,做智能驾驶行业“拓边者”

    一家2015年才成立的企业,如何用不到10年时间冲进智能驾驶行业第一梯队?它又将如何推动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拓宽边界走向更远“地平线”?证券时报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的地平线大厦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