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要进一步发展数字金融,扩展健康保险服务覆盖面,更好让利消费者、保障消费者权益。
大规模设备更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都会有钉鞋改衣、配钥匙等“小修小补”需求。但也有群众不时反映维修点不好找或是遭遇“维修刺客”,相关问题值得关注。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就能“长”出千姿百态的产业。
着眼长远,坚定信心,增强实力,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更好把握时代机遇,实现企业从大到强的跨越。
“正视困难、坚定信心”。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科技创新是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基础。前不久,“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卫星成功升空入轨,我国向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未来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互联网具有低延时、高速率、高可靠性的特点,展现出充满想象空间的产业前景。
保险服务“走出去”、设计服务“引进来”,服务贸易与合作的提质增效,体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聚焦战略安全、运行安全、应急安全三方面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将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持续提供坚强保障。
作为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纽带,技术经理人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落实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进一步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信贷管理机制,推动普惠信贷持续健康发展。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出,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但旧家电的去向也成为新问题。更好破解旧家电回收难题,不仅关乎政策效果,也关乎行业发展。
万里铁路线,新时代中国的缩影,既有速度,也有温度,既昂扬矢志创新的锐气,也坚守始终为民的价值。
市场充满无限可能,有人在大路上开拓未来,也有人在小赛道里寻找商机。
将绿豆粉、杏仁粒、椰蓉等原材料称重,按比例加入搅拌器;机器压制成型后,进入炭烧隧道炉烘烤;此后,挑选符合要求的产品进行包装。在广东江门澳新食品有限公司,一块块畅销粤港澳、出口东南亚的杏仁饼,见证“湾区标准”。
文化和旅游既是拉动内需、繁荣市场、扩大就业的重要内容,也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必将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新契机、注入新动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全文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全面取消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至此中国对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由31条压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新版负面清单充分彰显了中国扩大国际合作的积极意愿和支持经济全球化的鲜明态度。
支持老年用品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成果转化、服务创新及应用推广,培育壮大骨干企业,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创新,增加有效供给。
以能源转型为牵引带动,我国产业升级不断涌现新增长点,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有了更多支撑。
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创新推动家政服务业扩容提质。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纳入绿色低碳轨道,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解决方案,这要求我们统筹好发展与减排、长远与短期、政府与市场三个关系,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持续发力。
步伐稳健、定位精准、动作流畅,快速完成汽车流水线上的质检、搬运、分拣等任务……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家中国企业展示的“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引人关注。
“去菜市场买个菜,直接端回一盘小炒肉”。最近,上海、广东等地的菜市场推出代烧菜服务,消费者买来的鱼、肉、蔬菜等,不一会儿就可以变成热气腾腾的菜肴,价格也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