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列表
  • 11月末外储规模环比增长2.28%

    国家外汇管理局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18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706亿美元,升幅为2.28%。

  • 助力消费恢复 激发潜在需求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回升,推动短期消费贷款增加。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住户部门短期消费贷款新增4600亿元,同比多增3493亿元。

  • 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明确了下一阶段促进二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等方面的改革举措,明晰了证监会在全面强化监管和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方面的主要思路。

  • 用好“桥梁”优势联通跨境资金 多家外资银行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与“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双向奔赴、用海外发行人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故事、平移“桥梁”优势协助国内零售客户配置全球资产……受益于中国金融领域的持续开放,资产份额占银行业比重不足1%的外资银行发挥了远超其市场规模的连接作用。

  • 税费政策聚合力 惠企发展添动力

    今年,我国延续优化创新实施多项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税务部门一方面加力政策宣传辅导,“送政策上门”,另一方面积极简化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水平,让政策红利落实落地,为经营主体增活力、添动力。

  • 前10月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6万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607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是税费优惠政策的主要受益对象,金额占比近75%,制造业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是享受优惠占比最大的行业,受益最为明显。

  • 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 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深刻改变着金融机构的业务链和价值链,重塑金融机构的经营逻辑和商业模式。

  • 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3.9%

    2022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26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预计到2027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有望突破1117EFLOPS,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3.9%。

  • 三大项目启动 深圳打造金融科技发展高地

    11月29日,2023深圳国际金融科技节正式拉开帷幕。作为金融科技节的核心板块,2023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大会也于当日举行。

  • 经合组织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29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9%,低于上次预测的3.0%。中国经济预计将增长5.2%,高于上次预测的5.1%。

  • 首批消费基础设施REITs项目获批

    据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消息,自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范围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领域后,首批消费基础设施REITs项目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

  • 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定性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 三门峡市投资集团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债券 创近5年来河南地市级同期限私募公司债发行利率最低

    11月20日,三门峡市投资集团传来喜讯,其私募公司债券“23豫峡03”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簿记发行,本期发行金额为8亿元,发行利率为3.58%,全场认购倍数4.72倍,创造近5年来河南地市级同期限私募公司债发行利率最低。

  • 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6万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2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607亿元。

  • 五矿期货荣获2023年“郑商所‘投教先锋’”团队称号

    11月27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布《关于2023年“期货影响力——郑商所‘投教先锋’”评选结果的公告》,五矿期货投教基地报送的《香满楼一权定乾坤》等四部作品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投教先锋”团队称号。

  • 2023中国国际品牌建设论坛圆满召开

    11月24日,由人民日报社《国际金融报》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品牌建设论坛”在上海召开。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正式更名

    11月25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贸大金院”发布《关于学院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的公告》,宣布该学院于2023年11月25日正式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

  • 全球蓝债市场加速扩容

    蓝色债券尚处发展初期,国内外均无专门评估标准,我国对蓝色债券的认定属于绿色债券的子类,募投项目应符合蓝色经济内涵和发展规划。随着海洋可持续经济愈发受关注,以蓝色债券为代表的蓝色金融正逐渐成为能源金融领域的中坚力量。

  • 从大盘跑到小微盘 公募存量资金搬家明显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以及市场情绪相对不高的氛围中,微盘策略主导市场将更为明显,预期微盘行情可能还将持续较长时间。

  • 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 健全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

  • 证监会核发转常规后 首批5家企业债批文

    11月22日,中国证监会对中国电建、延长石油、北京国资、广州地铁和深圳地铁等5个企业债券项目依法履行注册程序,其中,上交所2单,深交所2单,北交所1单。这是自10月20日企业债券转常规后,证监会核发的首批企业债批文。

  • 首破100亿! 北交所日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11月21日,北证50指数收盘上涨4.51%,市场成交102.72亿元、换手率6.24%,成交额创北交所成立以来新高。

  • 增发万亿元国债,怎么管好用好?

    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召开动员部署会,布置国债启动有关工作,项目申报、审核正快速推进。

  • 开市两年来,北交所拿出亮眼成绩单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交易。两年来,北交所围绕“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市场定位,以关键制度创新为突破,持续完善市场功能,切实维护市场稳定健康运行,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 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近些年,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角色逐渐同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货物贸易国的地位相匹配。下一阶段,围绕中国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人民币国际化还需稳慎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