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为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消费提质增效,中国银联日前宣布,将联合成员机构将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费让利措施延续三年,延至2027年9月29日。
近年来,保险业积极发展各类责任保险产品,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以市场化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断助力筑牢经济安全网、社会保障网和灾害防控网。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金融监管总局将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这一政策为小微企业减轻融资压力、加快企稳发展提供“及时雨”。
10月18日至20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新华社、国家外汇局共同主办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以“信任和信心——共商金融开放合作 共享经济稳定发展”为主题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18日在京开幕。围绕年会主题,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凝聚共识。
ETF是一种高效、透明、费率低、门槛低、资金使用效率高的投资工具,投资者可以灵活配置各类ETF资产,进行投资组合,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
在近日召开的“2024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多家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就我国ESG责任投资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等进行探讨。
在中国特色ESG信披体系的指引下,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ESG信披水平正稳步提升。截至10月中旬,在去年年底已上市的公司中,有2241家A股公司披露最新ESG相关报告,同比增长超两成,披露率达42.1%,创历史新高。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24)》。
近年来,湖北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需求,针对性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奋力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会上表示,要将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部纳入“白名单”,做到“应进尽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会上表示,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贷款达到2.23万亿元。
为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小微企业,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地方相应建立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出手,通过增持公司股份,达到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的目的。
近期,A股市场对密集推出的宏观调控政策给予较为积极反应,市场情绪得到纠偏和修复,公募基金的净值随之迎来大面积反弹。在此轮基金净值反弹中,作为追求绝对收益的“固收+”产品,表现出较好的业绩弹性。
随着中证A500ETF密集发行、上市,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近期,美联储降息节奏发生变数,美元融资利率依然高企,跨境人民币融资需求旺盛,出于降低财务成本目的而将美元贷款进行置换的香港及出海企业,客观上助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昨日,主题为“推动全球ESG合作、发展与共赢”的2024第四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开幕。证券时报记者从大会上获悉,证监会将研究推动ESG信息的外部审验和鉴证,持续提升上市公司ESG数据的准确性和披露质量。
中国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PCT专利申请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上市公司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创新效果日益显现。
10月15日,北向资金公布2024年三季度持股数据,这是沪深港通交易信息披露机制调整后,北向资金季度持股数据的首次亮相。
10月15日,首批10只中证A500ETF上市,首日交投活跃。
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等因素影响,三大上市险企发布业绩预喜公告。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从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实施保障四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15日发布《关于开展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服务质效试点工作的通知》,就新增三种公积金贷款便民服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等开展试点。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我国取得综合所得的人员中,无需缴纳个税的人员占比超过七成,在剩余不到三成的实际缴税人员中,60%以上仅适用3%的最低档税率,缴税金额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