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金融 > 列表
  • 超60家上市公司三季报分红 回馈投资者意识提升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到了三季度分红的队列。截至10月28日,A股已有超6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分红方案,家数较去年增幅明显。实施股东回报计划、回报投资者等是分红主因。

  • 大模型赋能小微企业

    近年来,网商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科技创新、优惠让利等举措,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 金融数据安全治理系列标准发布

    10月2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北京召开金融数据安全治理工作研讨会暨金融数据安全系列标准发布会。

  • “最大力度”地方化债规模可期 “置换债券”或重启

    为缓解地方政府化债压力,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这将是近年来最大力度的地方化债措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称其为政策“及时雨”。

  • 央行新增买断式逆回购 增强流动性调节能力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国人民银行10月28日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

  • 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10月25日上线试运行。

  • 养老金最新持仓近百亿元 三季度新进15股增持20股

    作为“国家队”的一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持仓规模相比中央汇金、证金公司以及社保基金较小。纵观过去多年的战绩,养老金整体收益率长期跑赢大盘以及一大批投资机构,因此其持仓动向广受市场关注。

  • 社保基金最新买了啥股票?

    随着三季报披露,作为耐心资本之一的社保基金也显露了最新持仓状况。

  • 构建“长钱长投”市场体系 吸引中长期资金通过ETF入市

    10月27日,上交所副总经理王红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近年来,上交所持续壮大中长期投资力量,多维度助力指数化投资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培育ETF良好生态圈,构建“长钱长投”市场体系,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通过ETF入市。

  • 外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机构看多A股后市

    一揽子积极利好的政策密集出台,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A股市场活力释放的同时,也吸引着外资机构的目光。当前已有多家外资机构纷纷表示看好中国资产前景,上调中国股票评级,从资金流动来看,外资在用真金白银加码A股。

  • 借道ETF加仓A股 三季度股票型ETF净流入超5000亿元

    公募基金2024年三季报披露完毕。得益于ETF市场飞速发展,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再创新高,较二季度末增长9706亿元,首次突破31万亿元。

  • 房贷减负 促消费利民生

    10月25日,多家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利率进行批量集中调整。相关调整由银行统一操作,绝大多数借款人不需要到银行网点,也无须主动在手机银行操作。调整后,存量房贷利率明显下降,减轻了购房者房贷负担,有利于提升消费能力、提振消费信心。

  • SWIFT国际银行业运营大会2024年会闭幕

    21日至24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国际银行业运营大会2024年会在北京举办。

  • 产业整合提速 科技领域并购风起云涌

    近期,半导体、机器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科技领域的并购重组,成为市场热点。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科技行业并购重组正成为资本市场的重头戏。

  • 首批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今日开售

    继首批10只中证A500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于10月15日上市后,跟踪A500指数的场外指数基金也加快发行步伐。有20只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均已官宣,将于10月25日开启份额发售。

  • 金价“涨涨涨”再创新高

    年内黄金价格持续上涨,“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这也导致消费者趋向持币观望,黄金珠宝企业销售承压。

  • 两大创新金融工具落地 银行火速布局拿下首批客户

    互换便利(SFISF)、回购增持贷两大金融创新工具落地以来,作为重要参与方的商业银行也在火速行动,在“首单”“首批”的浓厚情结下,积极寻找业务机会。

  • 发展“大胆资本” 力争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

    10月24日,深圳市委金融办发布《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从引领发展“大胆资本”、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吸引集聚“国际资本”、大力发展“产业资本”、打通创投行业“循环梗阻”和提供行业发展“最优服务”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促进深圳创投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 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

    近日,记者来到重庆高新区、安徽芜湖、湖北荆州等地,观察当地如何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补短板、优结构、稳增长,如何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 跨境支付行业受市场关注 多只概念股封涨停板

    跨境支付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国际市场交易模式,成为连接各国经济、畅通全球贸易的重要纽带。

  • 首批超百亿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对银行和上市公司有何影响?

    近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两家大型股份行发布公告,宣布首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业务进展,23家上市公司、超百亿元贷款资金业务已获支持。同时,平安银行等机构也在积极跟进。

  • 互换便利火速落地 已有券商率先买入股票

    记者获悉,中金公司在互换便利项下首次买入股票,国泰君安也在同日完成互换便利全市场首单国债换入交易。据国泰君安此前一日披露,预计本周内可利用互换便利的借贷资金增持股票。

  • 金融监管总局: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决策部署,加快补齐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短板,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

  • 2025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开放参保

    日前,2025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正式开放参保。

  • 平抑运价波动 促进企业发展

    “我们除了做物流,还要关心期货市场。”广东国荣物流集团供应链事业部总监廖众喜说,航运价格波动、物流成本上升给企业海运出口带来较大挑战,“幸好现在有了对冲工具。”廖众喜所说的工具,就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针对欧洲航线运价开发的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