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记者从2025年“倍增追赶合作发展丰台大会”获悉:北京市丰台区推出“倍增计划”和“发展伙伴计划”以来,已有809家丰台发展伙伴,88家企业成为丰台区产业发展链长单位。两个计划形成合力,有效推动了高质量产业集群建设。

近年来,东海县以文化为魂、创新为笔,推动水晶产业、穿戴甲产业与硅产业协同并进:千年水晶雕刻技艺融合现代美学,衍生出热销全球的文化产品;穿戴甲设计突破传统边界,打造“指尖经济”新标杆;硅产业借力科技赋能,构建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生态……
4月24日至26日,国内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在无锡市举行。这场备受瞩目的机器人版“武林大会”,展示出当地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雄心壮志。

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畔的钱江世纪城,有一座名为图灵小镇的省级特色小镇。在这个3.25平方公里的小镇里,人工智能企业和科创平台聚集,新的应用场景不断诞生。
一年多前,西安交通大学刘明教授团队研发的电磁感应材料突破最后一道技术瓶颈,成为具有市场化前景的重要技术成果。但遗憾的是,资金成为横亘在实验室与市场间的最大障碍。
4月,海拔1300多米的重庆武隆区双河镇木根村,蔬菜大棚顺着山谷绵延数公里。木根村气候条件优越,2008年,武隆与重庆市农科院合作,在木根村建立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
大串变小串,产品种类达40余种,这个白洋淀边的小村庄,将糖葫芦卖到了海外。

4月22日,位于河南省郑州航空港区的中原国际会展中心二期施工现场,钢架如林、焊花飞溅……5000余名工人昼夜奋战,30余台大型机械协同作业。
4月22日,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25.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在各地持续释放吸引外资的强烈信号之际,位于长三角区域的江苏太仓,正以“德企之乡”IP演绎着稳外资的鲜活样本。2024年,太仓完成实际使用外资4.74亿美元,博泽汽车等16家外企利润再投资2.02亿美元,占太仓实际使用外资的42.6%,同比增长112.8%。
22日,北京市海淀区发布87项新就业群体服务项目,包括医疗健康、就餐优惠、居住便利、助力畅行、技能提升、权益保障、融入治理等类型,涵盖新就业群体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类场景,旨在进一步深化对这一群体的关心关爱,引导他们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格局。
安徽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打法、系统集成,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2.0版。
4月21日,记者从一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地区生产总值22300亿元,同比增长6.0%,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
江苏是中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去年出口各类船舶1042.2亿元,同比增长59%,位居全国第一。近期,记者从多家船厂获悉,部分江苏船企的交付期已排至2030年。

近日,记者奔赴海口、三亚、文昌、琼海、陵水等地,近距离感受海南自贸港如何成形起势。
深圳近日启动超大规模的V2G(车网互动)实测,全市超760个充电场站的1.8万个充电桩、超过1.7万车次参与互动,互动电量达8.8万度。
记者从拉萨海关获悉,西藏自治区今年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0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5.9%,超全国外贸增速4.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9.5亿元,基本持平;进口3.58亿元,增长56.7%。
湖北省日前举行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会上发布《湖北省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通过多项任务和举措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助推湖北民营企业发展。
记者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获悉:天津将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这是近年来天津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数字赋能的又一进展。

外贸公司职员张盼,刚把畲族风工艺品摆上桌,就引来同事们的围观。这件纪念品,来自浙江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住民宿、穿服饰、学编织、看展馆、喝药茶……张盼在旅程中体验了满满的民族特色,也见证了当地做强文旅、增收富民的生动实践。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市级相关部门,发布了共同编制的《国际医药创新公园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该方案共提出22条举措,支持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

4月19日,第四十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在山东潍坊世界风筝公园开幕,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只风筝在蓝天白云间“争奇斗艳”。
合肥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53.3亿元,增速为13.1%。其中,出口增长17.3%,进口增长4.8%,实现“开门红”。
20日上午,一列满载“重庆造”聚酯切片的中亚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这是重庆首次发行图定中亚班列,此后将以每月2列的固定频次实现常态化开行。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然而云南临沧的甘蔗却通过循环利用甜了两头——初榨得糖为“第一甜”,废弃物循环利用、再生为环保餐具等创造“第二甜”,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的“两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