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煤炭供给保障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煤炭生产重心加快向中西部转移。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明显收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
什么是6G?在这个新赛道,有哪些“未来已来”的场景?它还将赋能哪些产业和领域?日前,记者在南京进行了探访。
近年来,我国热带作物产业蓬勃发展,保障了相关物资和消费品供给,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研发应用、建立标准体系,产业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
今年1至2月,我国汽车以旧换新超过107万辆。“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换下来的旧车去哪了?记者跟踪旧车回收拆解发现:全流程更透明,管理更严格,利用更精细;相关制度和公共服务升级完善,也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长远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河南新乡启动水肥一体化提单产技术大培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乡村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新型消费加快涌现。各地通过改善消费条件,完善商业网络设施,增加新型供给,进一步激发县乡居民消费热情。
聚焦不同年龄群体的康养消费需求,各地打造特色优质的康养旅居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万物生长的春天里,文旅市场也呈现出勃勃生机。从踏青赏花到寻味尝鲜,从徒步骑行到爬山露营,都不乏亮眼的市场数据和消费趋势,彰显出春日经济的供需两旺、活力十足。
日前,记者采访劳务新品牌的求职者、培训者和招聘者,从就业市场的新增长点,感知产业发展的新变化。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如何既能多产出科技成果,又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升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记者近期采访了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的创新团队。
自贡航空产业园具有“双机场”“双跑道”独特优势,拥有全省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的“川协5号”协同空域,初步形成了无人机及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零部件制造、运维培训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近日,记者走进自贡航空产业园,看各项政策如何发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低空经济产业腾飞。
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同时还宣布5月2日起终止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输美小额包裹的800美元免税待遇。这对全球产业链的安全和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家电消费更是我国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惠民生、又利产业。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50多座自动化码头,已建和在建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港口作业效能持续释放。从关键技术“在远处看”到“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港口正向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两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进一步发力显效,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继续发挥扩消费、稳投资、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从凤冠冰箱贴到天宫藻井冰箱贴、乾隆御碑亭流沙落叶冰箱贴,冰箱贴这一看似古老的工业产品是如何站上C位,变身文创“顶流”的?年轻人争相购买分享的背后,哪些变化让冰箱贴拥有了潮流拿捏的“魔力”?本报记者与生产者、消费者一起聊了聊。
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近日在成都举办,设置9个展区及24个特色品类专区,吸引了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6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超30万件新产品、新技术、新品牌,成为洞察消费新趋势的窗口。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提振消费的一个重要抓手。以麻辣鲜香为特点的川菜,餐饮文化丰富多样,融合传统与创新,在新消费趋势下发展迅速。早春时节,记者来到成都大街小巷,探访餐饮业如何增加优质供给,加快创新升级,满足市场需求。
日前,国内首套可回收热固性树脂叶片TMT82顺利发货,填补了我国风电行业退役叶片回收利用的空白。
为更好拥抱人工智能,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实施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将如何加快布局?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提质升级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数智技术,推动管理升级、流程再造、场景创新,让新质生产力为纺织行业添动能。
记者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获悉:前两个月,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支持下,轻工业营收利润保持双增长,行业运行稳中有进。1至2月份,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4万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利润1967.1亿元,同比增长0.6%。
海缆被称为海洋经济的“隐形大动脉”,特别是海上风电领域,承担着海上清洁能源传送重任。今年,随着深海科技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海缆的重要性也将愈发凸显。
内地消费品牌赴港开店展业的势头仍在持续。有数据显示,在港开店及正在装修的内地消费品牌中,仅餐饮企业就超过30家。而近一年呈现的新趋势是,除餐饮品牌之外,包括电商巨头、大型超市等更多消费业态陆续进军香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