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羽绒服里的“科技范”

    寒冬已至,气温骤降,羽绒服、羽绒被等是抵御严寒的必备之选。“暖”从何而来?羽绒服里有什么新科技?日前,记者在江苏走访专卖店、工厂和上游供应商。

  • 经济新方位:今年将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提出要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等改造。要加强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统筹用好财政、金融资源,完善市场化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 全国碳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及清缴工作结束。一年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

  • 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安排图定旅客列车13028列,较调图前增加230列;开行货物列车22859列,较调图前增加91列。

  • 电力高速路 瞬传清洁电

    眼下,近万名建设者正齐心协力,加快建设金沙江上游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 创新驱动 河湖管护更精细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大江和连绵群山一一映射到虚拟空间,参数变动,为库容调度、冲淤提供精准方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电子围栏、远程控制系统护佑一渠清水北上,全天候监测1400多公里渠道……一项项水利工程与数字技术相互融合,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加快构建。

  • 把疏勒河“装进”计算机

    作为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疏勒河流域年降水量不足7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2800毫米。缺水的疏勒河在保障灌溉用水的同时,如何深度节水?

  • 今年首个重大水利工程开工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5年首个重大水利工程——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于1月3日开工,该工程是“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估算总投资76.97亿元,建设工期44个月,供水范围涉及8个乡镇,覆盖城乡供水人口26.69万人。

  • 去年民航客运量超7.3亿人次创新高

    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3日介绍,2024年,我国民航运输生产稳步增长。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超过7.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 智能“造塔机”助力大桥建设

    1月3日,湖北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现场,新一代轻型智能“造塔机”进行首次顶升。

  • 自动驾驶加速“驶来” 多家公司积极布局

    自动驾驶是创新驱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建设交通强国、加速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

  • 存量房贷利率迎来下调 购房者放缓“提前还贷”步伐

    每年的1月1日,对于许多存量房贷来说,都是重要的“重新定价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5年随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房贷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 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9.3%

    2024年1至11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长较快,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15.04亿台,同比增长8.9%,其中智能手机产量11.17亿台,同比增长9.3%。

  • 规范公司登记 优化营商环境

    为实施新修订公司法及配套行政法规,规范公司登记管理,维护交易安全,优化营商环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并明确将于2025年2月10日起正式施行。

  • 2024年中国投产高铁2457公里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议获悉,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建设成效显著。

  • 三峡枢纽通过量连续三年超1.5亿吨

    记者获悉:据三峡通航日报统计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这是2022年以来,三峡枢纽通过量第三次突破1.5亿吨。

  • 家电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连续3个月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6万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1.32万亿元,同比增长9.1%,轻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稳增长。

  • 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7%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4年前11月,我国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122903亿元,同比增长10.7%;利润总额14822亿元,同比增长9.2%;出口510.1亿美元,同比增长4.8%。

  • 去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创历史新高

    2024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40.8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8%;发送货物39.9亿吨,同比增长1.9%,连续8年实现增长,日均装车首次突破18万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 丰富新场景 激发消费新活力

    扩大内需是战略之举,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如何结合当地实际落实“两新”政策?如何探索布局首发经济?如何更好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新年伊始,记者到一些城市进行了采访。

  • 元旦假期180.3万人次出入境

    记者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今年元旦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80.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同期增长13.7%。

  • 大数据观察:港口码头吹来智慧的“风”

    自动化码头长什么样?为何要推进智慧港口建设?记者走访多个港口及运营企业一探究竟。

  • 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

    作为“八纵八横”高铁网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大原高铁开通运行后,“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建成投产约81%,在建规模约14%,骨架网加密成形。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

  • 满怀信心 埋头实干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1月2日,新年首个工作日,24小时的时间刻度里标注着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挺膺担当的奋斗印迹。

  • 直播电商持续降温 转型与出海寻破局之道

    从2024年电商大促“双11”“双12”的数据来看,直播电商的热潮似乎正在“退烧”,曾经席卷全网的直播带货现象渐渐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