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一季度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3.5%

    工信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持续向好,软件业务收入24415亿元,同比增长13 5%;软件业利润总额2660亿元,同比增长15 1%。

  • 有你爱吃的山竹、榴莲等!中老铁路已累计运输进口水果2.3万吨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自2022年12月云南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投入使用至今年6月1日,中老铁路已累计运输进口水果2 3万吨,货值约5 6亿元。

  •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我国物流业继续保持向好发展

    “起飞!”5月26日晚,随着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架搭载着近80吨货物的快递全货机从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起飞,架起国内外互联互通新通道。

  • 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奋进之路已经开启

    6月4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宣布,我国将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我国通信行业全新篇章正式开启。全面推进四个

  • 打通充电桩下乡“堵点”

    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对外公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 “中国,这个市场是必选项”

    在华投资兴业的外企发展怎么样?对在华营商有怎样的预期?产业布局呈现哪些趋势?日前,中国贸促会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为外企在华“体感”测测温。

  • 珠海首个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作

    珠海首个综合保税区——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5日正式封关运作。这个保税区将成为珠海市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上海临港算力产业规模指向百亿级

    近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布的相关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将形成以智算算力为主,基础算力和超算算力协同的多元算力供给体系,总算力将超过5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人工智能算力占比达到80%,算力产业总体规模突破100亿元。

  • 把握中国市场机遇 开展本土创新研发

    近年来,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开放的创新环境和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加深与中国企业、高校和创新平台的资源对接,不仅推动了中国本土研发成果不断走向全球,也坚定了这些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

  • 去年科幻产业总营收超870亿元

    日前,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共同编撰的《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877 5亿元,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

  • 产业兴 乡村美

    近年来,山东青岛城阳区创新“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链,将小樱桃做成了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助力村民增收。

  • 加快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上海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协同,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与苏浙皖一道,加快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在制度、政策、资源协同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 优良品种让群众餐桌更丰富

    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丰盛,良种功不可没。如何加快培育多样化品种,满足不断升级的群众餐桌需求?记者进行了采访。

  • “见证了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会用脚投票。”米其林集团区域总裁叶菲对本报记者表示,进入中国30多年来,米其林见证了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 安徽用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安徽省近年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好山好水保护好作为重要任务,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 用数字技术防伪,靠谱!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 首列在京报关中欧班列开行

    日前,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由北京市平谷区京平综合物流枢纽马坊站启程,前往俄罗斯莫斯科。

  • 全球最大自贸区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

  • 文化增活力 城市添魅力

    当前,深圳正加快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2022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占全市GDP达到8%,拥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超10万家,从业人员超100万人。

  • 南昌西湖区推进楼宇经济发展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是主城区、老城区,全区103栋商务楼宇,年税收亿元以上楼宇10栋,年税收10亿元以上楼宇2栋,总入驻企业5000余家,已投入使用楼宇总面积283万平方米。

  • 西藏墨脱 网络助力乡村振兴

    又到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这里和3年前相比多了很多“新朋友”。网络连接着墨脱和外界,让这块曾经与世隔绝的区域与更广阔的世界逐步接轨。

  • 把小纽扣做成大产业

    拥有众多纽扣企业,年生产纽扣约500亿颗、品类超1万种,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市场份额超过50%,让桥头镇有了“中国纽扣之都”的称号。

  • 让数据存起来、跑起来、用起来

    近年来,贵州依托地形、气候、能源等优势,加快做大做强数据中心集群,着力完善算力服务运营模式,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 完善产业链 培育新动能

    初夏时节,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零碳产业园,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伴随着各种作业机械的来回穿梭,园区的面貌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

  • “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截至2日15时,全国已收冬小麦面积7500多万亩,麦收进度过两成。其中四川、湖北麦收进入尾声,河南进度过三成,安徽进度过两成,江苏进度过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