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证券行业主动应变、承压而上,积极发挥连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中介服务功能,推动科技、产业与资本高水平循环,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物流领域第一个五年规划,标志着我国物流业已进入到系统整合、转型发展、功能提升的新阶段。
业界分析认为,近年来,国际能源供应形势严峻复杂,价格不断攀升、屡创新高,国内煤炭资源消耗快速增长,煤炭、电力保供稳价面临挑战。
“沙戈荒”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拥有大片生态红线区以外的未利用土地,国土空间资源丰富。但由于“沙戈荒”地区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的独特性,规模化开发新能源遭遇不小挑战。
近期,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先后启动年货节活动,菜鸟、“三通一达”、顺丰等快递公司将一同保障春节物流运营。一份份春节不打烊的承诺,让消费者多了几分安心。
作为海南旅游消费重要内容,免税市场持续回暖。海口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元旦假期,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 22亿元,人均购物9816元。
目前,多条铁路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多路资金为铁路投资提供保障。专家认为,铁路等传统基建投资仍是稳增长的有力支撑,预计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资或维持较高增速。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愈加凸显。
近期,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助企纾困力度加大,各地复工复产率快速提高。餐桌摆出来、物流快起来、订单多起来、信心强起来。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关键举措。
近几个月来,受外需走弱、地缘政治、新冠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我国月度进出口增速有所放缓。
连日来,多地多部门统筹发力,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
房地产市场在2022年经历了深度调整的一年。这一年,无论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是销售面积、销售额,以及房价等指标均出现了同比明显下降。
前不久,广东外贸企业出国参展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与出海抢订单的飞机前后脚“出门”的,还有从广东中山驶出的一辆大巴车,10家重点企业组团前往广西贺州、贵港招工,拉开了跨省份招工序幕。
2022年11月底,总投资超千亿元、跨越长江和杭州湾的通苏嘉甬高铁浙江段、江苏段同时启动,长三角铁路网迎来关键“一竖”,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夯实了基础。
近期,各地区各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大对民营企业纾困帮扶力度。专家表示,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预期向好、政策有力,民营企业要坚定信心,继续练好内功,助力经济稳步回升。
翻开2023年新篇章,外资和内资机构纷纷表示看好A股市场行情。
据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数据统计,2022年股权融资规模达1 47万亿元。2022年,我国资本市场在助力科技、产业与资本高水平循环,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感受到地产预期修复的不仅是售楼人员。“从整个行业来看,政策面逐步向好,而且力度、广度全面超出预期。”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近日在万科临时股东大会上如是说。
面向未来,RCEP成员国将充分释放潜能、优势互补,推进区域价值链深度融合,为区域和全球经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近日,国务院同意在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试点期3年。
《江西省山茶油发展条例》日前已由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为促进油茶产业发展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今年11月,潍坊动力装备集群顺利进入工信部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囊括了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上市公司、315家大中小企业。
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缓费并举,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国际形势和疫情冲击给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了重大挑战,产业安全风险日益上升为重要议题,各国都开始谋求建立独立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影响全球产业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