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全国“三夏”麦收进度过半

    截至6月7日17时,全国已收冬小麦达1 64亿亩、进度53 8%,其中安徽进度过九成,河南过八成,江苏过三成,山东、陕西进入收获高峰,河北麦收开镰。

  •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启动实施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启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

  • 北京平谷创建85个“博士农场”

    记者从北京平谷农业中关村“博士农场”招商推介会上获悉:自2022年4月以来,平谷区推动“博士农场”创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85个“博士农场”获批创建,13位院士、400多位博士参与其中。

  • 广东自贸试验区八年建设成效显著

    记者从6月7日召开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8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广东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形成696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广东全省复制推广216项改革创新经验,发布301个制度创新案例。

  • 廊坊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

    发展总部经济,拓展产业链条,强化要素保障……2022年以来,廊坊将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确定为“一号工程”,统筹规划建设北方现代商贸物流基地,提高集聚效应,加速业态融合。

  • 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十年间,前海建设突飞猛进、面貌日新月异。产业集聚,动力强劲,2022年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8 6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58 64亿美元,占深圳市的53 5%、广东省的21%。

  • 幸福就在绿水青山间

    “生态好了,金山银山就来了。”余村村支书汪玉成说,“今年3月20日,村里到账5800万元,这是6000亩竹林30年的碳汇收益。”从“卖石头”到挣碳汇,小村庄因何发生美丽蜕变?

  • 探路绿色发展,做优做大油茶业

    政策支持下,良种推广应用、管护水平提升、产业链条延伸……湖南平江县古老的油茶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推广各类新技术1.8万余项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推广各类新技术18878项,组织行业考试2 3万余期、参考人数5534万人次。

  • 长三角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国首个跨省域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布;上海三区、江苏三市、浙江两市分别与皖北八市结对帮扶建设的10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全部挂牌落地;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揭牌、长三角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远程虚拟窗口上线发布……连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动作频频。

  • 一个传统产业 两个千亿级市场

    4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35个专业交易市场——体量巨大是常熟的优势,也意味着面对电商、快时尚、柔性生产等冲击时,转型升级难度更高。常熟纺织服装产业如何走上升级之路?日前,记者进行了调研。

  • “体育+旅游”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许多地方依托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推动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展示当地旅游资源,丰富赛事旅游体验。“体育+”成为助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百合花海助增收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打造1000亩百合花海,单日订单超8000枝,已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 我国将进一步丰富拓展5G应用场景

    “加速信息技术赋能,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说,我国将加快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深入实施5G应用“扬帆”行动,进一步丰富拓展5G应用场景。

  • 机器人加速融入生产生活

    近日,在第八届中国机器人峰会现场,知名品牌竞相演绎机器人的最新应用,多项前沿技术惊艳亮相,吸引参会人驻足观看。专家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为多个行业开辟了新赛道,其治理体系也需不断完善。

  • 北斗为千行百业保驾护航

    从导航定位到交通运输,从农林牧渔到防灾减灾,北斗系统不断融入各个领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中国北斗正提供稳健的位置服务,为千行百业保驾护航。

  • 福建签发首份输菲律宾RCEP原产地证书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日前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生效当日0时,泉州海关为石狮正源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出口菲律宾的1批119 18万元的冻鱿鱼,签发福建省首份输菲律宾RCEP原产地证书。

  • 夏日晒盐忙

    眼下正是晒盐的黄金季节,浙江省温州市乐清湾畔的南塘晒盐场一派忙碌景象,盐民们正在盐田中辛勤劳作。该盐场采用蒸发、调卤、结晶等方法,保留了古法晒盐的技艺。由于沉淀物种类、卤水盐度不尽相同,每块盐田色彩各异。

  • 跟着农机手抢收小麦

    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过程,给夏收带来一定影响。本报记者赶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麦收一线跟访农机手,看高效抢收、机收服务、晾晒烘干、跨区作业等环节,实地调研当地积极应对阴雨天气影响,力保夏粮颗粒归仓。

  • 芬兰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芬兰议会不久前批准新的《建筑法案》,将“碳减排”概念全面纳入建筑立法,计划通过引进数字化技术改善建筑质量、推广绿色建筑等,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 这家公办养老院,不再一床难求

    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一家公办养老机构不再一床难求,正是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有力支撑的结果。

  • 发展黄芪产业 打造农业名片

    眼下,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二社村的田野上,大片的黄芪吐出新绿。固阳县干旱少雨低温,不适合种粮,自古以来盛产重要中药材黄芪。

  •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

    当前,我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中国造船业已经在国际赛道中跑出了加速度。

  • 网络视听 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 12亿,已成为吸引网民“触网”的首要应用。当前,以短视频应用为代表的网络视听行业蓬勃发展,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深刻改变着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

  • 长三角携手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

    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6月5日在安徽合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