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市场

    今年,商务部开展“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增进外资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外商投资政策的了解,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畅通要素流动,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开放中国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持续成为外资企业眼里的投资热土。

  • 激发民间投资更大活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民间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 4%,增速比前4月加快0 3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5 4个百分点,民间项目投资增速加快。

  • 今年夏粮实现丰收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今年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127 4万吨(25 5亿斤),下降0 9%。其中小麦产量13453万吨(2691亿斤),比上年减少122 6万吨(24 5亿斤),下降0 9%。今年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仍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

  • 农民“慧”种田 农业增效益

    “我种了一辈子田,以前凭经验,现在靠科学,效率提高了近30%。专家远程指导,今年又能大丰收!”在高滩村,越来越多的乡亲尝到了“数字种田”的甜头。

  • 特色产业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东营区坚持把抓好基层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实施了总投资32 1亿元的12个现代高效农业项目,培育智慧农业应用主体20家以上,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21个,一个个“土特产”焕发新活力,鼓起乡亲们的腰包。

  • 和美乡村 便捷出行

    四川省通江县围绕服务特色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高标准推进乡村旅游公路、农村“四好”公路建设,近5000公里公路打通乡村发展的交通瓶颈,行政村全部通客车,乡亲们出行更方便,腰包更鼓。

  • 乡村产业加快全链条升级

    通过补链、强链、延链,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正加快实现全链条转型升级。数据显示,今年6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为54 2%,比同期制造业PMI高5 2个百分点,带动一个个乡村产业茁壮成长。

  • 深圳推动智能建造创新发展

    机器人铺地砖,造楼机搭楼板,百米高楼像“搭积木”一样拔地而起……这是在深圳一处装配式住宅施工现场,中建三局团队应用多种技术实现智能建造的场景。

  • 推动特色畜牧业提质增效

    一头牛连着一条产业链,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强链、补链、延链,吉林省不断增强产业实力。“十四五”期间,吉林省计划把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打造成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工程。

  • 上半年长江干线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6.1%

    记者近日从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获悉:今年上半年,长江航运运输生产稳中有进,1至6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8 3亿吨,同比增长6 1%。

  • 我国外贸展现较强韧性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 1万亿元,同比增长2 1%。其中,出口11 46万亿元,同比增长3 7%。

  • 海南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希望海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海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 江西崇仁:农光互补增效益

    近日,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六家桥乡130兆瓦农光互补发电站,连片的太阳能发电板如同蓝色海洋,熠熠生辉。

  • 河南洛阳: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品

    近年来,洛阳市鼓励企业大力研发制造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品,最大限度助力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实现“双碳”目标。

  • 盛夏时节烟火气点燃经济新“夜”态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盛夏时节到来,炎热的天气更刺激了夜经济的繁荣。旺盛的避暑需求,改变了居民的出行习惯,也有力地激发了夜经济。

  • 小麦秸秆变废为“宝”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近年来充分利用麦秸秆、玉米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牛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 这一回,无人驾驶真的来了

    在上海浦东新区规定区域,乘客用手机APP下单,随后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从远处驶来。乘客上车后,按下后排座椅前方屏幕上的“开始”键,车辆便开始行驶,遇到转弯、红绿灯时可自动刹车,时速最高达到47公里 小时。

  • 怎么看今夏“预约难”?

    近期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安等地热门景区和场馆“不缺游客缺门票”的现象同样突出。“预约难”折射出消费加速回暖、市场热度提升的良好趋势,也对如何对接需求提出新要求。

  • 中国计算力水平位居全球第二

    12日,由国际数据公司(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编制的《2022—2023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在北京发布。

  • 中介超市 助企增效

    2019年,北辰区设立了线上中介超市,将评估、检测、审查等中介服务像商品一样罗列在平台上,发布需求和提供服务就像网上购物,能够“一站式”达成。2021年,天津市进一步出台中介超市管理办法,让中介超市管理有章可循、健康发展。

  • 快递业韧性强潜力足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物流市场规模稳步扩增,网络布局更加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行业发展延续良好势头。数据显示,上半年,快递业务量超600亿件,同比增长超17%;快递业务收入有望超5500亿元,同比增长11 5%左右。

  • 天津加速企业数字人才培养

    近日,在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新员工赵大宇郑重接过两张尾号为001的证书——全国第一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和智能制造助理工程师职称证书。此次证书颁发仪式上,天津市还有27人和他一样获得全国首批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 快递下乡坐公交 农货出山搭便车

    2022年8月起,汨罗市开始试运行农村客运班车捎带快递进村模式,整合农村客货运和邮政快递运送,打通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破解农村物流配送难题,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蹚出新路子。

  • 整列高铁快运动车组列车试点开行

    12日,随着DJ882次列车4时32分从云南昆明洛羊镇站、DJ881次列车4时40分从四川成都双流西站双向始发对开,利用整列动车组开展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工作正式实施。

  • 西江水翻山 放心水解渴

    织密国家水网,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是重要一笔。北起西江干流岸畔的云浮市郁南县地心村,南至湛江市徐闻县大水桥水库,输水线路总长490 33公里,工程计划总工期96个月,建成后将系统性解决粤西四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福粤西约1800万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