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亿元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2.8万件,同比增长15.33%,解决112.7万件,投诉解决率84.8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亿元。

  • 2023年我国物流市场实现恢复增长

    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分项指数变化显示,制造业国内外市场需求均趋稳回升,企业生产活动加快增长,四大行业和大中小企业协同回稳。

  • 黄金水道动能澎湃

    在一艘艘货轮往来交织的繁忙图景里,长江黄金水道日益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动脉。记者沿着长江上中下游,探寻“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密码,透视中国经济的澎湃脉动。

  • 兰州至海口高速全线贯通

    1月31日零时,全长15.226公里的甘肃省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木寨岭特长隧道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高速路网南北方向主干线之一的G75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 去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增长8.2%

    2023年,文化企业发展持续回升向好,文化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文娱休闲行业快速恢复,文化新业态行业带动效应明显,文化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提升。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515亿元,比上年增长8.2%。

  • 节日消费旺 市场活力足

    2024年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期间,将组织各地结合春节主题和冬季特点,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推出消费满减、票价优惠等惠民措施,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更好满足群众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扩大,激发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潜能。

  • 光伏产品向“全球造、全球卖”格局转变

    从过去原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如今拥有全球近一半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八成以上主要制造环节产量,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光伏产品,何以领先全球?当前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 新格局下 传统出口强市如何应对挑战?

    出口新格局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出口强市有的积极巩固产业优势、发展新动能,贡献了成功样本;有的仍在转型阵痛中寻求破局之道。

  • 经济林成为第三大农产品

    日前举办的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9.2万亿元。经济林产量达到2.26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

  • 注册资本“实打实”,营商环境更优化

    公司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新《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认缴登记制进行了完善,明确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由股东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五年内缴足,同时对出资数额、出资方式、信息公示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

  • 年货消费带火了哪些全球好物

    腊月已至,年味渐浓。近日,许多跨境电商平台、线下商超开启“年货节”,为消费者带来全品类年货好物,将龙年氛围感“拉满”。

  • 让低空经济飞得更好更远

    随着无人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普及,低空经济正在走进大众视野,为交通物流、文旅融合等应用场景不断赋能。

  • 去年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7.4%

    2023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效益指标继续稳步增长,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企业利润总额达46332.8亿元、同比增长7.4%。

  • 中国快递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320.7亿件,同比增长19.4%,行业业务量不断刷新纪录。据介绍,2024年行业仍将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 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

    根据三省一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数据,2023年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 新业态激发消费新活力

    近年来,云南省澄江市全力加快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优化,不断增强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新业态持续激发消费新活力。

  • 光伏行业如何拓宽发展空间

    回首20多年,追寻着一束光的能量,中国光伏行业跟跑起步,栉风沐雨,不懈探索。近日,记者走进电池、组件生产及相关配套企业,探寻行业发展背后的故事。

  • 去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

    国家统计局1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下降2.3%,降幅比上年收窄1.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恢复态势。

  • 光伏上游如何夯实产业根基

    光伏行业如何进一步锻造竞争优势?未来增长空间如何?近日,记者走访内蒙古、江苏等地,探寻中国光伏行业的增长密码。

  • 建公司强村 兴产业富民

    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龙川县组织各镇向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组建强村公司,探索解决乡村产业存在的原始资金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发展方式单一等问题。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 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收39.8万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

  • “五外联动”助力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3年,广东实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带动广东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 北京推动高质量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25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该条例将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高质量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法制保障。

  • 快递包装更绿服务更优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持续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为进一步规范邮政行业发展,提升快递服务质量水平,推动快递业绿色低碳发展,国家标准委发布了五项国家标准,为打造更绿色、更安全、更便利的快递业提供技术支撑。

  • 雅万高铁开通百天累计发送旅客145万人次

    记者24日从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获悉: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当天开通运营已满100天,累计发送旅客145万人次,单日上座率最高达99.6%,客流持续保持高位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