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到乡村亲近自然、体验民宿、品尝美食——
本报记者 王 珂 2024-05-15 18:30:36 人民日报
“既能带孩子亲近自然,又能感受乡村文化,这种旅游很有意义。”5月3日,在河北保定阜平县骆驼湾村,天津游客邵伟说。漫步村庄,山花烂漫、碧水潺潺,一座座新民居在青山绿水间依坡而建,其中不少被打造成精品民宿。本来没有打算留宿的邵伟,决定在当地民宿住一晚。
近年来,阜平县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依托区位优势、文化资源,发展民宿经济,给游客带来更加优质的出游体验,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去年,阜平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当下,到乡村亲近自然、体验民宿、品尝美食,成为众多游客出游之选。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乡村旅游增长强劲,成为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五一”民宿预订创历史新高,其中乡村民宿是预订热点。“随着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既能满足度假休闲需求,又能结合当地文化提供更加独特的体验,受到游客青睐。”途家民宿首席商务官刘杨说。
乡村旅游的“热”,得益于供给不断创新。各地以自然山水、田园风貌、民俗非遗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激发了人们更大的出游热情。在阜平县骆驼湾村,村里大戏台轮番上演精彩的文艺演出,民俗技艺坊、山货特产店、特色小吃摊位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为给游客创造更加丰富、更有文化味的乡村旅游体验,阜平县优化提升一批农旅项目,建成云花溪谷等乡村营地,策划举办山地越野大赛等特色体育赛事,推动农业园区、乡村营地、乡村运动公园、体育赛事等业态融合发展,更好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策保障和支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完善乡村旅游政策保障体系,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将乡村旅游纳入县域相关规划,统筹推进乡村旅游道路、停车场、厕所、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地积极强化制度设计,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保障水平,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旅游供给体系。
阜平县持续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当地先后建成村级以上道路1000余公里,完成村村通公路改造500公里,建设了130公里的旅游风景廊道。同时,还加强5G基站建设,实现主要乡镇及景区5G网络全覆盖。完成28个旅游特色村庄的改造提升,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9个、市级美丽乡村14个,乡村面貌明显改善,乡村旅游体验持续提升。
专家认为,我国乡村旅游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打造多样化、特色化、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更大动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消费视窗:“小修小补”摊位为百姓生活添便利
下一篇:“赏花经济”美丽有活力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