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京津冀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作为新时代里谋篇落子的第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走过十年,蝶变的触角已延伸至京津冀的山山水水。
走进位于江苏苏州昆山市的陆家未来智慧田园“A+温室工场”,潮汐育苗盘床系统、机械移栽采收系统等一应俱全。在这里,草莓、番茄、黄瓜等种植全过程“工业化”,座座蔬菜大棚变身“绿色车间”。
团圆时节的一桌好菜,饱含对亲人的关怀、对新年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岁稔年丰、物阜民熙,走进菜市场,有琳琅满目的时令货物,更有人来人往的生活味道。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近年来,北京市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北京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
炼强制造业筋骨,锻造“国之重器”,破解“卡脖子”难题,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不断谋势、蓄势、聚势,新征程上,神州大地气象万千,亿万人民奋勇争先。
“等到直播间建好喽,就可以给大家直播茶叶的生产、炒制全过程。”坐在办公室里,望着延绵起伏的千亩茶园,任斌畅想着不远的未来。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管口新村村集体收入达83万元,村民每亩地分红涨了400元。大家喜气洋洋,谋划着新一年发展。
海湾型城市的生态保护,是一项世界性课题。厦门海域资源丰富,但海域面积小,开发强度大,经济活动频繁,海洋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
记者从2月21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8%,成为首个投资突破1万亿元的一线城市。
“根据湖北省市州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0011.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1月28日,武汉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正式宣布武汉迈进GDP“2万亿俱乐部”。
龙年春节前后,多款国产飞机紧锣密鼓开启试飞: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圆满完成三大系统的低温试验和4次飞行试验;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A进行首次高寒试飞;“新舟”60灭火机完成超低空投水演示科目……
近年来,江西省全面提速水运建设,提升港航服务能力,推进“港、航、货”一体化发展,各大港口进出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建成后极大提升了江西省水路运输服务能力,助推长江经济带发展。
新春开工首日,一场新雪在吉林大地纷纷扬扬洒落,室外仍旧严寒冰封,室内施工如火如荼。吉林化纤集团厂区内1万吨超细旦连续纺长丝项目现场,焊花飞舞、锤声阵阵,一派忙碌景象。
记者从中国民航局获悉:今年1月,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明显提升,国际客运市场恢复水平不断提升。
南(宁)深(圳)高铁南玉段项目是广西自主投资建设的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西起南宁市,向东经贵港市进入玉林市。项目建成通车后,南宁至玉林时长将由2小时缩短至50分钟左右。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年来,河北省着力解难点、疏堵点、去痛点,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为粮食丰收贡献科技力量;提升自主育种能力,推动优质新品种走向市场;保障基层农技推广,让科技服务扎根田间地头……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黄石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推动传统产业高级化、新兴产业集群化、优势产业品牌化,培育特钢基地、智造之城等“新名片”,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先进制造之城。2023年黄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
龙年春节假期,哪些消费领域销售额增长较快?背后有哪些原因?作为经济运行“晴雨表”的税收大数据,折射出中国节日消费的活力和热力。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超10亿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瓦楞纸箱超8.2亿个。
随着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我国成千上万的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正在经历深刻变化。
近年来,我国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绿色能源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大型机械设备加快应用,大件运输市场需求显著增加,这一物流新业态逐步成长壮大。当前,我国大件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将来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2023年是辽宁实施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敢闯敢干加实干,创新创业加创造,辽宁实现经济发展提质增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加速培育、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5年来,山西电力外送基地建设成果丰硕:全省外送电量增长七成,外送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增加5个百分点。2023年,山西全年外送电量再创新高,达15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