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大数据观察:中国隧道 穿山越海

    一条条钻山过岭、穿江越海的隧道,帮助组成15.9万公里的铁路网、4.5万公里的高铁网、544.1万公里的公路网、18.4万公里的高速网,连通起流动的中国,见证经济发展,彰显科技实力。

  • 实体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五一”假期全国电影票房达15.27亿元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4年“五一”假期(2024年5月1日至5月5日)全国电影票房为15.27亿元,观影人次为3777万,均超过去年同期。

  •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2.95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6日发布数据显示,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 假日出行展现经济澎湃动能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3.58亿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2.1%。

  • 科技视点:打通算力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国家超算互联网可将全国众多超算中心连接起来,构建一体化的超算算力网络和服务平台。

  • “五一”假期文旅活力足(新时代画卷)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延续加快恢复势头,呈现供需两旺的发展态势。从文化场馆到商业街区,从红色旅游到乡村旅游,从短途周边游到远距长线游,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文旅消费潜能持续释放。

  • 市场持续升温 消费供需两旺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文化休闲、旅游出行需求集中释放,文旅加速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不断涌现。各地各部门举办丰富的特色文旅活动,进一步带动市场升温,促进文旅消费供需两旺。

  • 经济新方位:国产盾构机如何实现跨越

    自零起步,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国产盾构机如何实现跨越?近日,记者走入盾构机生产企业,探寻行业跃升的密码。

  • 中国经济平稳起步态势好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 供给足需求旺,消费市场活力满

    “五一”假期,各地购物商圈人气十足,各大商场迎来客流高峰。天津古文化街、上海陆家嘴、成都春熙路等商圈特色消费活动丰富多彩。

  • 4月PMI为50.4% 制造业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消息,2024年4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2%,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7%。

  • 制造业“破茧”闯新路 智能化升级引“蝶变”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浪潮中,传统制造业并未停滞不前,而是以智能化升级乘风破浪,成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

  • 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站上新起点

    从1984年到2024年,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焕发新生机。

  • 一季度黄金生产消费两旺

    中国黄金协会日前发布数据:一季度,全国共生产黄金139.184吨,黄金消费量达308.905吨,同比双双实现增长。

  • 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超26万公里

    “目前,主骨架空间布局已基本完成,路线里程超过26万公里,建成率约90%,已连通了全国超过80%的县,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人口总量。”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侯振兴说。

  • 一季度 邮轮旅客运输量超去年全年

    记者从29日举行的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超19万人次,超过去年全年运输量,预计我国邮轮运输市场将继续稳步回升。

  • 锐财经:一季度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

    4月29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及新型储能发展等情况。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迎峰度冬保供任务圆满完成,全国能源供需总体平稳。

  • 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文生视频大模型、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开源高性能处理器核……在今年的中关村论坛上,人工智能是最受关注的亮点之一。

  • 创新共同体 赋能京津冀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作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平行论坛之一,以“共建创新共同体,赋能美好京津冀”为主题的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成为关注的热点。与会者围绕三地协同创新这一话题深入交流,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积蓄创新势能。

  • 加强前沿探索 推动开放创新

    4月25日至29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举行。论坛发布研究报告、标准规范、榜单、指数、倡议等近100项成果,促成309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约673.17亿元。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以及配套活动圆满完成,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 中国船舶集团获得18艘LNG船建造订单

    29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卡塔尔能源集团在京举行18艘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项目签约仪式。

  • 从交通脉动透视“流动中国”

    今年一季度,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125亿元,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运输结构不断优化,配套服务持续改善,有力推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交通“大动脉”和“微循环”更加畅通有力。

  •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时代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5G工厂、智能生产线稳定运转,国产大飞机、国产大邮轮上天下水……大国重器的产业基础能力持续增强,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 “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第二阶段工作启动

    在2024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上,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启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第二阶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