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航站楼内,人流穿梭不息;机场跑道,客机起降繁忙……2025年春节假期,民航业累计运输旅客182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9%,其中2月3日发送旅客量创历史新高,“飞”出红火开年。
展望后市,业内分析称,本次座谈会有望成为我国新一轮科技突破乘风发展的起点,资本市场也将显著受益。
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引发热烈反响,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一线采访了雷军、刘永好等11位参会企业家,谈亲身感受和体会。
业内人士表示,上海正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高地,并形成了独特的先发优势。围绕构建规模领先的异构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将助力人形机器人行业跨越“小散重复”“后劲不足”等瓶颈,加速产业化和应用落地,为上海打造全球标志性的人形机器人生态集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一系列利好措施的推动下,各方大力推进算力资源布局建设,智能算力行业落地应用速度不断加快,反映了市场的迫切需求,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的积极布局和投入。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应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大大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消费意愿,数字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记者从国家铁路局获悉:今年以来,得益于春节假期,返乡探亲和休闲度假需求叠加释放,铁路旅客发送量持续攀升。
世界桩架最高、吊桩能力最大、施打桩长最长、抗风浪能力最强的打桩船“二航长青”轮2月17日从江苏南通启东启航,标志着我国水工建设领域又一重器正式入列。
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日前,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东段全面推进建设。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超过1300万台。
我看到一组数据:中国接入互联网30多年了,网民突破11亿,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约2.5亿人。这2.5亿人意味着什么?
近期,各地方政府对闲置土地的收储节奏明显加快。2月以来,广东多地披露收储计划,总收购价格超180亿元。在中央明确专项债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管理办法之后,各地政策执行意愿积极。
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明确到2030年,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的单位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下降7%以上,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量明显增加。这意味着,养殖业节粮将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
专家分析,全国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已经推出,总数量为历次中最多,计划投资额共计330亿美元,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点鲜明,凸显了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的积极变化。
以算力为基,算法为翼,如今,中国国产大模型正通过提质增效的方式锚定AI普惠“新坐标”。
2024年,物流业运行总体平稳,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稳中有升,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改善。业内人士认为,物流企业智能化转型与效率提升,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近日,全国多地公布2024年“经济成绩单”,共27座城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1万亿元。受访专家表示,2024年“GDP万亿城市”经济增长离不开优势产业、创新驱动等因素带动。接下来,在巩固现有产业发展的同时,应继续强化创新引领,持续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如此庞大数量的闲置手机怎么办?手机回收利用存在哪些难点?中国资环的这一探索破解了哪些难题?
家电消费增长,市场回暖;企业生产火热,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家电回收量、拆解量双增长,旧物处理正在形成新的市场……2024年,家电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未来,政策的接续发力将延续换新热潮,推动家电行业稳中向好。
春耕即将大面积展开,农机市场也将迎来产销旺季。各地企业加足马力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农民积极选购拖拉机、微耕机等农用机械,以备春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7日发布数据: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9%。
物流业如何向“新”而兴,更好赋能实体经济?我们走近3个微观样本,触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开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春季田管、春耕备耕,夯实稳产保供基础;提供均等服务、完善保障政策,让城市更温暖、更包容;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城乡间,活力满满,干劲正足。
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在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选取了相关案例,呈现相关企业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经验体会。
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成为影响消费者尤其是青年群体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青睐可持续品牌、购买节能产品、偏好绿色出行……观察青年群体消费新趋势,“绿色”是鲜明关键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