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产业 > 列表
  • 工业重镇发力氢能产业

    在制造业基础雄厚的江苏张家港,一条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正在形成,并不断延伸。这一前景广阔的清洁能源是如何利用的?技术有何突破?怎样降低绿氢成本?近日,本报记者深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了解氢能产业发展状况。

  • 时速400公里CR450动车组接受试验验证

    2月25日,工作人员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对CR450动车组样车进行试验验证。

  • 进一步推动县域商业焕新升级

    县城购物中心、乡镇集贸市场、村级便民商店,是农村商贸流通的重要实体,也是畅通城乡循环的关键载体。当前,县域商业在哪些领域焕新升级?如何进一步激发县域消费动能?记者在多地进行了探访。

  • 爆火电影IP催生消费新生态

    票房排名飙升的同时,与哪吒IP相关的联名产品也大受欢迎,网友戏称一“吒”难求。

  • 增信心、添活力,民营经济春意融融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希望的田野上,民营经济迎来又一个春天。

  • 各地多举措拓展就业新空间

    正值我国春季招聘黄金期,各地就业援助月暨春风行动火热开展,千方百计筹措岗位、密集开展招聘会,持续助力劳动者求职与企业用工,就业服务有速度、有深度,更具温度。

  • 让经营主体长得出长得高长得壮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期,全国各地围绕公平、高效等关键环节,出台多项新举措,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让更多经营主体长得出、长得高、长得壮。

  • “世界超市”开启新一轮国际贸易改革

    去年底,国务院批复《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义乌的国际贸易发展迎来全新机遇。

  • 海上春耕

    2月24日清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沿海,渔船在海洋牧场上穿梭作业,与金色的朝阳、彩色的浮漂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海上春耕画卷。

  • 民航旅客运输量创历史新高

    记者从中国民航局获悉:2025年春运期间(1月14日至2月22日),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9020万人次,日均225.5万人次,较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7.4%,累计保障航班73.9万班,日均1.85万班,比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8.3%,旅客运输量和航班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 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跨海大桥工程启动

    2月24日,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跨海大桥工程长海跨海大桥项目在辽宁大连正式启动。

  • 早春正是农忙时

    早春时节,各地农民不负农时,辛勤劳作,田间地头一派农忙景象。

  • 民营企业在外贸领域创造“三个首次”

    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2024年,我国外贸企业活跃度不断提升,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5%。

  • 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超十万亿元

    记者2月24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初步核算,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8%,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 消费品“以旧换新”,能落着实惠吗?

    国家搞“以旧换新”,政策挺好,但也有一些“吐槽”,有人担心商家会不会先涨价后打折,成为“鸡肋”。“以旧换新”能落着实惠吗?

  • 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锚定目标,砥砺奋进。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 政策多次纠偏 地方招商“内卷”能否迎来破局?

    从清理涉税招商、叫停地方各类奖补招商引资,到规范“基金招商”,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国家层面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接连出台多项政策,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许多地方长达10多年的传统招商模式因此受到挑战,招商思路也亟待革新。

  • 今年经济增速预期设在5%左右 CPI目标有望更具刚性

    发展预期目标如何设定是每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将围绕相关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也面临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等挑战。

  • 新职业助力冰雪运动发展

    随着冰雪运动广受欢迎,许多体育新职业走入人们的视野。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去年发布的新职业、新工种中,造雪师、雪板维护师、滑雪巡救员等位列其中。新职业给从业者带来新机遇,也给行业发展带来新气象。

  • 为什么说“我国人口红利仍在延续”?

    网上有人说,老龄化加快,社会正面临“未富先老”的挑战,人口红利已经见底。我想知道,咱们国家的人口红利还能不能延续?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是不是都要受影响?将来我们给长辈、给自己养老,会不会“压力山大”?

  • 粮食的“粮食”,如何减“肥”增效

    化肥用量如何降下来?记者走访春耕备耕一线,感受一系列新变化。

  • 全民网购,实体店的未来在哪里?

    最近,家门口的一家老商场倒闭了,感觉许多实体店没有过去那么有人气,网上也有一些唱衰声音,认为实体店过气了。实体店还有未来吗?

  • ​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干字当头、奋发有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地实施,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整体效能稳步提升。

  • 加力扩围政策满月 以旧换新成效显现

    加力扩围政策满月,各地消费情况出现哪些新亮点?为方便消费者,各地采取了哪些措施?记者近日在三地进行探访。

  • 去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

    记者21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2024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超额完成5.4万个的年度目标任务。分地区看,北京、河南、广西等11个地区超额完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