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政策 > 正文

两部委明确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路径

记者 韩忠楠  2025-09-24 15:12:04  证券时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五大方向入手,明确7个方面、19个发展导向,为工业园区从“量的快速增长”转向“质的有效提升”提供行动指南。

业内专家分析,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推动工业园区做强特色产业、优化空间治理、培优市场主体、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绿色安全,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载体支撑。

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我国工业园区已形成规模效应,但随着内部改革深化与外部环境变化,发展瓶颈逐步显现。

一方面,部分园区存在主导产业模糊、同质化竞争突出问题,有的园区同时布局十余个产业,资源分散导致“样样有却样样不精”;另一方面,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足、数字化转型滞后、绿色低碳设施缺位等问题,与新时代新型工业化“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要求存在差距。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上述挑战以及锚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亟需通过制定《指引》,切实促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指引》的核心亮点在于将“高质量发展”具象化为可落地的行动方向,其中多项举措直指园区发展关键环节。

在产业培育上,《指引》明确园区需聚焦主导产业,原则上不超过3个,从源头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强调产业链式集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运行监测分析部副主任王莉表示,这体现了国家在引导省级工业园区将产业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各园区应依据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基础,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

空间治理方面,“工业上楼”“土地集约利用”等举措为园区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新思路。以上海、深圳等地试点经验为例,“工业上楼”通过建设高层工业楼宇,将容积率从1.0提升至3.0以上,单位土地产值大幅增长,这一模式将在全国园区逐步推广,助力破解“土地资源紧约束”难题。

围绕创新与绿色方面,《指引》也提出了系统性部署。创新层面,要求园区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健全人才引育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共享;绿色层面,明确加快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为园区迈向“零碳”提供支撑。

业内专家认为,零碳园区的跨界创新不仅是企业间融合,更包括产业与能源系统的深度耦合。目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云南宜良产业园区等已率先探索零碳转型,通过产业与能源系统深度耦合,实现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此外,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开展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加强跨园区联动互助,深化国际产业和科技合作,也是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保障《指引》顺利推行,工信部、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两部门将加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导,推广典型案例、制定标准规范。同时,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储备,强化工业园区发展支持、健全管理机制、做好运行监测。在促合作方面,上述两部门将推动工业园区项目合作、平台搭建、行业组织建设等。

业内专家表示,《指引》的出台将为我国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工业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商务部:更多扩大服务消费配套政策将出台
下一篇:三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度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工作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