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2025-08-25 17:44:53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王观)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完善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告,进一步完善留抵退税政策,提升政策精准性,突出对重点行业的支持,调整部分行业退税比例和条件。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介绍,留抵税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企业成本投入和实现销售收入时间不一致,比如,企业集中采购的原材料和货物还没有全部销售出去,或是企业处于投资期,购建厂房和设备还没有实现销售收入等。
根据公告,自2025年9月起,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4个行业实施按月全额退还期末留抵税额政策。对其他行业按照一定条件和比例退还留抵税额。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施文泼认为,进一步完善留抵退税政策,有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并进一步强化税收政策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
根据公告,大多数行业的纳税人需在申请退税前连续6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留抵税额与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上一年度12月31日相比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此外,允许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全额缴回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或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后,重新选择今后适用政策,但一旦选择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调整 9月1日起实施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