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微观:万亩牧场两人管的启示

——县域经济如何向新而行④

赵景锋  2025-07-29 09:55:20  人民日报

蓝天白云下,牧民骑马赶着成群牛羊,这可能是许多人印象中的牧场。其实,如今的许多牧场,形态已经大不一样了。

设定指令,喂料机器人自动“配餐”;打开手机,牲畜和草场情况一目了然……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千成万绒山羊大牧场,一排排标准化圈舍井然有序,牲畜养殖实现半自动化管理。上万亩牧场,3000多只羊,只需要2个人管理。

在鄂托克旗,这样的大牧场并不鲜见。如此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如何在牧区落地的?

新技术应用,并非轻而易举。鄂托克旗虽是珍贵畜种阿尔巴斯绒山羊的原产地,但户均草场面积不到1000亩,为保证草畜平衡,每户只能养50只羊左右,效益不高。

为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当地推进技术改造,但很快发现,家家户户建圈舍、盖草棚、买设备,资金投入大,牧民积极性不高。当地转而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牧业,但依然面临可选渠道少、议价空间小等瓶颈。

让传统畜牧业转向现代经营模式,到底应从哪里打开突破口?在试错中不断总结经验,鄂托克旗最终走向了“统养共富”的发展路子。

引入新技术、大企业之前,先把牧民组织起来、资源聚合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对牲畜、设备统一管理,对采购、防疫、销售等进行专业运营;设置价值标的,将草场、牲畜、机械设备等折算成股份;发展联户经营、入股经营、合作经营,形成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集聚资源,明晰权益,念好“合”字诀,牧民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为先进养殖技术、社会化服务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依托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实现规模化经营,也提升了牧民的抗风险能力和收益水平。比如,鄂托克旗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草场质量,统一规划放牧与舍饲时间比例,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户均收入较分散经营提高约20%。在这一合作模式下,牧民除了能拿到牲畜出栏、羊绒销售等分红外,还可以享受精深加工、直播代销、品牌溢价等便利与收益。

念好“合”字诀,不仅要整合土地、人力、设备等各方面资源,还要着眼产业发展全链条,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近年来,鄂托克旗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提供专项补贴,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合攻关,探索应用智能养殖技术,实现饲草种植、牲畜养殖、肉品加工等全流程机械化,产业发展效益明显提高。比如,精深加工后的羊肉产品,平均每斤价格提升超30%。用实打实的效益说话,才能不断提高牧民参与新模式、新业态的积极性。

培育新质生产力,各地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但都要找准突破口,有效打通卡点、堵点,同时要瞄准结合点,把自身优势和潜力更好发挥出来。用心探索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合理调配各种政策、资源、要素、力量,培育新产业、拓展新空间就有坚实的支撑。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民时评:“研发在中国”见证“中国磁吸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