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向转型要活力④
张丹华 2025-05-08 10:45:48 人民日报
要突破“一业独大”的发展困境,必须坚持多元发展。多点开花、多业共兴,进一步增强区域之间的协调性、产业之间的协作性,发展的后劲会更足
“铜城无铜,出产的却是煤……这铜城正是因煤应运而生。”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铜城”,原型便是陕西铜川。这里因矿设市,煤炭产量一度占陕西总产量的七成。然而,因煤而兴,难免遇到“矿竭城衰”的难题。如今,铜川怎么样了?
数控机床高速运转,机械手臂上下挥动……陕西铜川市未来造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中,一个“微米级”精度的精密零部件,不到1分钟就能下线。公司所在的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曾是堆满煤矸石的荒坡,如今成为主打铝加工产业的园区。用煤发电、用电炼铝、对铝进行深加工、电厂灰渣全部用作水泥建材生产原料,实现“煤炭不出园、铝锭不出园、废弃物不出园”,这一景象,正是铜川转型发展的缩影。
“以退为进”,提升产业质量。煤炭、水泥,曾是铜川的两大“支柱产业”。打破“资源诅咒”,就要重新认识资源、整合资源。2016年以来,铜川关退煤矿23处,拆除水泥窑41座,剩余7家水泥厂全部进行低碳绿色升级,非煤矿山企业从原来300余家整合关停至42家。生产技术改造、产业基础再造,让留下来的柴家沟等煤矿实现从“人控”到“数控”的智慧升级、从“少人”到“无人”的智慧转变。产业方式焕新、动能更新,发展不仅不会失速,效能还有所增强。
向“新”而行,重塑产业结构。要突破“一业独大”的发展困境,必须坚持多元发展。从“陕西制造、铜川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到“西安研发、铜川转化”的商业航天领域,铜川聚力打造能源资源、先进制造、特色新兴“三大产业集群”,2024年非煤产业占比达到87%。以光电子集成产业园为例,从引入中游企业陕西澳威激光起步,短短几年,集聚30余家上下游企业。金属遮光片、特种激光器、光电子器件……光电子产业集群“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让铜川“追光”的脚步愈发坚实。多点开花、多业共兴,进一步增强区域之间的协调性、产业之间的协作性,发展的后劲会更足。
转型发展,不仅是产业的再出发,更是城市的再激活。孙思邈隐居的药王山,千年中医药智慧与现代康养产业融合,成功打造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陈炉古镇的千年窑火中,耀州瓷与现代设计碰撞,非遗工坊的创意产品远销海外;照金岩壁间的“红军四寨”,人们来此追寻先辈奋斗足迹,“初心之旅”因此火热……健康、文旅等元素融入新业态,让城市在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中实现价值跃升,也让这座厚重的城市焕发出新的魅力。
因污染严重,铜川曾被称为“一座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如今,这里年空气优良天数维持在280天左右。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到新兴产业的崛起,这一过程正如铜川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所说,“转型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突围”。勇于打破路径依赖,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枯竭的矿脉之上必将形成更强劲的发展新脉动。
(作者为本报陕西分社记者)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评论员观察:化相邻之利为聚合之力
下一篇:人民时评:乡村拔节话“三力”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