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人民财经网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观象台:万家灯火处,宜居乐活图

丁怡婷  2025-07-23 11:52:07  人民日报

深刻把握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值得期待

 

推进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好房子”建设,保障居民住得安、能成业;打造完整社区,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关心呵护“一老一小”;“见缝插针”增加身边的口袋公园,让居民推窗见绿……一系列探索实践,指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期待,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城市的核心是人。创造优良人居环境,是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从10年前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到日前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对城市发展宜居性的重视,一以贯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迭代升级,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综合承载力稳步提升。供水、燃气等实现建成区全覆盖,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5.91平方米。2019年至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共增设停车位387万个,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时代在变,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也在变。日前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也意味着,城市发展必须主动适应这些变化,从关注增量、追求规模扩张、拉大城市框架转向关注存量、追求品质提升和结构优化。为此,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通过稳妥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更好满足多元化需求。

比如,对新和旧的辩证把握。提升城市居住品质,要新建慢行交通、健身场地、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但也不能忽视老旧房屋和基础设施的旧改。在一些城市,几十年的老房下雨天屋里漏、墙根潮,管网跑冒滴漏时有发生,成为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这既能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也能有效拉动投资、扩大内需。

又如,对建和管的统筹兼顾。老百姓每天的吃用住行,一刻都离不开城市管理和服务。随着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某种意义来说,管理和服务比建设更加重要。针对停车难,开发停车小程序,居民可查看实时停车情况;针对荒废地利用,尝试“开门编规划”,听取周边居民意见改造为社区服务中心,推动共建共享;针对便民需求,引入早点摊、修鞋铺、裁缝店等,社区更有烟火气、人情味……不少城市在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万家灯火处,宜居乐活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刻把握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值得期待。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民观点: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和合共生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财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财经网”及/或标有“人民财经网(www.peoplecen.com)”“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财经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